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保温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13-14页 |
·非承重填充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普通构造措施下煤灰板夹心聚氨酯复合保温填充墙框架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第18-49页 |
·抗震性能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6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1页 |
·试件模型设计 | 第21-22页 |
·试件制作 | 第22-24页 |
·测点布置 | 第24-25页 |
·加载装置 | 第25页 |
·加载制度 | 第25-26页 |
·试验情况 | 第26-31页 |
·试验过程描述 | 第26-29页 |
·试验数据 | 第29-3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47页 |
·试件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 | 第31-33页 |
·框架的破坏机制 | 第33-36页 |
·残余变形分析 | 第36-39页 |
·框架与复合保温墙板破坏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试件滞回特性分析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框架墙体等效并联组合约束恢复力模型 | 第49-62页 |
·等效并联组合约束恢复力模型 | 第49-52页 |
·等效约束体的初始刚度计算 | 第50-52页 |
·等效约束体的恢复力模型 | 第52-58页 |
·等效约束体的的骨架曲线 | 第52-55页 |
·等效约束体骨架曲线模型化 | 第55-57页 |
·滞回环规则 | 第57-58页 |
·改进的支撑模型 | 第58-61页 |
·应力带宽度计算 | 第59-60页 |
·等效斜撑的骨架曲线转换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填充墙板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 | 第62-80页 |
·研究现状 | 第62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62-66页 |
·pushover的基本规定 | 第62-64页 |
·实施步骤 | 第64-65页 |
·加载模式 | 第65-66页 |
·目标位移 | 第66页 |
·性能点确定 | 第66-68页 |
·填充墙板框架计算模型 | 第68-71页 |
·分析结果 | 第71-79页 |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 第71-72页 |
·推覆曲线 | 第72-74页 |
·性能点 | 第74页 |
·塑性铰出铰机制 | 第74-76页 |
·层位移及层间位移 | 第76-77页 |
·抗震性能评价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