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石油污染和盐碱胁迫对土壤污染的现状 | 第12-13页 |
·石油污染土壤的途径 | 第13页 |
·石油开采事故及废物的堆置 | 第13页 |
·污水灌溉 | 第13页 |
·大气污染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 第13页 |
·药剂污染 | 第13页 |
·石油污染土壤的危害 | 第13-15页 |
·石油污染物中有毒物质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 第14页 |
·石油污土壤对农作物的危害 | 第14页 |
·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5页 |
·石油污染土壤造成的经济损失 | 第15页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概述 | 第15-16页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石油污染及盐碱胁迫对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19-25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供试植物 | 第19页 |
·供试土壤 | 第19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9-20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供试土壤样品取样以及含水率测定 | 第20页 |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细菌菌落数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放线菌菌落数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真菌菌落数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BIOLOG 微平板技术研究石油污染和盐碱胁迫土壤中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细菌功能多样性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供试植物 | 第25页 |
·供试土壤 | 第25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Biolog Ecoplate 接种和培养 | 第25-26页 |
·Biolog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平均吸光值(AWCD)的变化 | 第26-29页 |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29-30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石油污染和盐碱胁迫土壤中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土壤细菌的PCR-DGGE 分析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供试植物 | 第34页 |
·供试土壤 | 第34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土壤样品 DNA 提取 | 第35页 |
·电泳 | 第35-36页 |
·PCR 扩增 | 第36页 |
·DGGE 技术 | 第36-3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切胶测序 | 第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土壤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以及 V3 区序列的 PCR 扩增 | 第38页 |
·DGGE 分析 | 第38-42页 |
·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条代数计算 | 第42-43页 |
·特异条带测序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石油污染和盐碱胁迫土壤植物修复后石油降解率测定 | 第46-49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供试植物 | 第46页 |
·供试土壤 | 第46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 | 第46页 |
·实验设计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讨论 | 第49-53页 |
·石油污染及盐碱胁迫对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 第50-52页 |
·苜蓿和八倍体小黑麦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比较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