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研究及借鉴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缘起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外有关高校专利转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高校专利转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历史发展 | 第13-21页 |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的提出 | 第13-15页 |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提出的背景 | 第13页 |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确立 | 第15-19页 |
·《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 | 第15-16页 |
·《拜杜法案》 | 第16-18页 |
·《国家合作研究法》 | 第18-19页 |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的发展完善 | 第19-21页 |
·《联邦技术转移法》 | 第19页 |
·《贸易与竞争汇编法》 | 第19-20页 |
·《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 | 第20页 |
·《美国发明人保护法》 | 第20-21页 |
第3章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机构概述 | 第21-29页 |
·国家研究实验室 | 第21-23页 |
·机构概况 | 第21页 |
·机构设置及职能 | 第21-22页 |
·制度设置 | 第22-23页 |
·专利转化过程 | 第23页 |
·高校专利转化办公室 | 第23-27页 |
·机构概况 | 第23-24页 |
·机构设置及职能 | 第24页 |
·制度设置 | 第24-26页 |
·专利转化过程 | 第26-27页 |
·高校科技园 | 第27-29页 |
·机构概述 | 第27页 |
·硅谷工业园 | 第27-28页 |
·波士顿 128 号公路工业园 | 第28页 |
·高校科技园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4章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经验总结 | 第29-33页 |
·正确的决策选择 | 第29页 |
·较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29页 |
·专业的组织机构 | 第29-31页 |
·充足的经费支持 | 第31-32页 |
·有效的激励政策 | 第32-33页 |
第5章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和问题 | 第33-36页 |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 | 第33-34页 |
·我国高校专利转中化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政策缺失 | 第34页 |
·高校专利申请与市场应用脱节 | 第34页 |
·高校专利转化缺少资金投入 | 第34-36页 |
第6章 美国高校专利转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41页 |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第36-37页 |
·改变传统的研究理念 | 第36页 |
·引入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 第36-37页 |
·完善相关立法 | 第37页 |
·设立专业的组织机构 | 第37-38页 |
·建立全国网络信息平台 | 第37-38页 |
·建立专利转化机构 | 第38页 |
·提高资金投入完善融资平台 | 第38-40页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 第38-39页 |
·扩大融资平台 | 第39页 |
·引入风投机制 | 第39-40页 |
·建立人员培训与引进机制 | 第40页 |
·明确利益分配机制 | 第40-4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