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极谱法测定硒、镍、镉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硒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近年来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镍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近年来的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镉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近年来的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极谱分析法简介 | 第22-25页 |
·前言 | 第22页 |
·极谱分析法的原理 | 第22-24页 |
·极谱分析法的特点 | 第24页 |
·示波极谱法 | 第24-25页 |
·络合吸附波 | 第25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示波极谱法测定硒的研究及应用 | 第26-35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催化机理 | 第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Se-GSH 配合物的催化极谱图 | 第28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8-29页 |
·NaOH 浓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29-30页 |
·KCl 浓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0页 |
·GSH:Se( Ⅳ)(摩尔比)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0-31页 |
·原点电位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1-32页 |
·汞柱高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2页 |
·扫描速率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2-33页 |
·静止时间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3-34页 |
·除氧的影响 | 第34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4页 |
·共存离子对极谱波的影响 | 第34页 |
·生物样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样品的消解 | 第3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示波极谱法测定镍的研究及应用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试验步骤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Ni(Ⅱ)的示波极谱图 | 第36-37页 |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第37-38页 |
·Na2B_4O_7浓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8-39页 |
·DMG 浓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39页 |
·配合物组成的确定 | 第39-40页 |
·原点电位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0页 |
·除氧的影响 | 第40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40页 |
·共存离子对极谱波的影响 | 第40-41页 |
·扫描速率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 第41-42页 |
·静止时间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2页 |
·循环伏安图 | 第42-43页 |
·电极反应机理讨论 | 第43-44页 |
·原油样品中镍含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原油样品的消解 | 第4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示波极谱法测定镉的研究及应用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试验步骤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Cd(Ⅱ) 的极谱图 | 第46-47页 |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第47-48页 |
·底液条件的选择 | 第48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48-49页 |
·共存离子对极谱波的影响 | 第49页 |
·原点电位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9页 |
·静止时间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9-50页 |
·扫描速率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发样中镉含量的测定 | 第51-53页 |
·发样的预处理 | 第51页 |
·发样的消解 | 第51页 |
·发样的测定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