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性质与测定论文

煤与塑料共热解的实验室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废塑料热解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废塑料的热解机理第12-13页
  1.2.2 废塑料的热解第13-15页
 1.3 煤热解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固定床热解第15-16页
  1.3.2 流化床热解第16-17页
  1.3.3 回转炉热解第17页
  1.3.4 等离子体发生器热解第17页
 1.4 热分析法在煤的热解研究中的应用第17-18页
 1.5 煤与废塑料的共热解第18-22页
  1.5.1 煤与废塑料共处理的机理研究第18-19页
  1.5.2 影响煤与废塑料共热解的因素第19-20页
  1.5.3 煤与废塑料共热解的工艺研究第20-21页
  1.5.4 煤与废塑料共热解的产物分析第21页
  1.5.5 煤与废塑料共热解的热重研究第21-22页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2-24页
  1.6.1 研究内容第22页
  1.6.2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煤与塑料的共热解热重研究第24-38页
 2.1 原料和仪器第24-25页
  2.1.1 实验原料第24-25页
  2.1.2 实验装置及条件选择第25页
 2.2 各种煤单独热解的热重研究第25-26页
 2.3 各种塑料单独热解的热重研究第26-28页
 2.4 各种煤与塑料共热解的热重研究第28-36页
  2.4.1 GJ煤与五种塑料混合后的热重分析第29-30页
  2.4.2 KL煤与五种塑料分别混合后的热重分析第30-31页
  2.4.3 DT煤与五种塑料分别混合后的热重分析第31-33页
  2.4.4 LA煤与五种塑料分别混合后的热重分析第33-34页
  2.4.5 XXL煤与五种塑料分别混合后的热重分析第34-36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6-38页
第三章 煤与塑料共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第38-52页
 3.1 煤与塑料共热解动力学的模型第38-40页
 3.2 热解动力学参数第40-50页
  3.2.1 单种煤的热解参数第41-43页
  3.2.2 单种塑料的热解参数第43-44页
  3.2.3 各种煤与塑料混合后的热解参数第44-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煤与塑料的固定床热解第52-73页
 4.1 实验条件第52-53页
 4.2 煤与塑料的固定床热解第53-56页
  4.2.1 塑料单独固定床热解第53-55页
  4.2.2 单种煤热解产物衡算第55-56页
 4.3 煤与塑料混合后的热解反应第56-60页
  4.3.1 GJ煤与各种塑料混合的固定床热解第56-57页
  4.3.2 KL煤和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57-58页
  4.3.3 DT煤和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58-59页
  4.3.4 LA煤和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59页
  4.3.5 XXL煤和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59-60页
 4.4 单种废塑料热解产物衡算第60-61页
 4.5 废塑料和煤的热解研究第61-66页
  4.5.1 GJ煤和各种废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61-62页
  4.5.2 KL煤和各种废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62-63页
  4.5.3 DT煤和各种废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63-64页
  4.5.4 LA煤和各种废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64-65页
  4.5.5 XXL煤和各种废塑料混合物热解产物衡算第65-66页
 4.6 结论与分析第66-73页
第五章 PVC塑料热解时氯的脱除第73-78页
 5.1 PVC塑料热解脱氯分析第73-75页
  5.1.1 试剂第73页
  5.1.2 样品制备第73-74页
  5.1.3 样品分析第74页
  5.1.4 分析结果第74-75页
 5.2 PVC塑料与各种煤混合后裂解脱氯分析第75-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弱地层深挖基坑中工程桩与流动土体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不对称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