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开展腔体滤波器小型化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小型化腔体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腔体滤波器小型化研究在国外的现状 | 第10-11页 |
| ·腔体滤波器小型化研究在国内的现状 | 第11-12页 |
| ·腔体滤波器小型化技术的总结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微波滤波器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14-28页 |
| ·微波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 第14-18页 |
| ·滤波器低通原型的传输函数类型 | 第18-20页 |
| ·频率变换 | 第20-23页 |
| ·低通到带通的频率变换 | 第20-22页 |
| ·K、J 变换器 | 第22-23页 |
| ·电容加载理论 | 第23-28页 |
| ·半波长短路线型谐振腔 | 第24页 |
| ·电容加载的传输线谐振器 T 型等效电路 | 第24-26页 |
| ·电容加载的传输线谐振器π型等效电路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交指滤波器的设计与特点 | 第28-47页 |
| ·腔体滤波器小型化项目任务要求 | 第28-30页 |
| ·技术指标 | 第28-29页 |
| ·考核条件 | 第29页 |
| ·技术指标难度分析 | 第29-30页 |
| ·滤波器的网络参数 | 第30-33页 |
| ·“Couplefil”设计软件求网络参数 | 第30-32页 |
| ·“CST”电磁仿真软件求网络参数 | 第32-33页 |
| ·谐振腔的设计 | 第33-38页 |
| ·谐振腔的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 ·谐振腔中心频率和无载 Q 值的仿真 | 第35-36页 |
| ·谐波与寄生通带的分析 | 第36-37页 |
| ·螺钉的灵敏度分析 | 第37-38页 |
| ·耦合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 ·耦合的概念和计算 | 第38-40页 |
| ·谐振腔间耦合系数的微波结构实现 | 第40-41页 |
| ·输入输出耦合系数的微波结构实现 | 第41-43页 |
| ·交指腔体滤波器的整体设计及测试结果 | 第43-46页 |
| ·交指腔体滤波器的特点及优势 | 第46-47页 |
| ·交指腔体滤波器的响应曲线特点 | 第46页 |
| ·交指腔体滤波器的优势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新型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的设计 | 第47-55页 |
| ·交指型腔体滤波器的深入研究 | 第47-48页 |
| ·新型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的谐振腔设计 | 第48-49页 |
| ·新型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的耦合结构设计 | 第49-51页 |
| ·新型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的整体设计与测试 | 第51-54页 |
| ·新型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与普通小型化交指腔体滤波器的比较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类螺旋腔体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 | 第55-61页 |
| ·螺旋线滤波器的特点和不足 | 第55-56页 |
| ·设计类螺旋腔体滤波器的谐振腔 | 第56-57页 |
| ·设计类螺旋腔体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 第57-58页 |
| ·类螺旋腔体滤波器的整体设计 | 第58-61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