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构架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构架 | 第15-16页 |
·本章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水权及初始水权研究与实践 | 第17-35页 |
·水权及初始水权概念研究 | 第17-19页 |
·水权概念研究 | 第17-19页 |
·初始水权的概念 | 第19页 |
·国外水权制度研究 | 第19-27页 |
·世界各国水权制度理论的演变 | 第19-21页 |
·世界各国的水权制度 | 第21-26页 |
·各国水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我国的水权制度 | 第27-29页 |
·我国古代的水权制度 | 第27页 |
·我国近、现代的水权制度 | 第27-28页 |
·我国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初始水权分配典型实例 | 第29-34页 |
·国外初始水权分配 | 第29-30页 |
·国内初始水权分配 | 第30-34页 |
·本章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初始水权分配及方法 | 第35-52页 |
·水权 | 第35-41页 |
·水权制度 | 第35-36页 |
·水权的特性和界定 | 第36-38页 |
·水权配置的原则和模式 | 第38-41页 |
·初始水权分配 | 第41-44页 |
·初始水权的界定 | 第41-43页 |
·初始水权分配的原则 | 第43-44页 |
·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 | 第44-5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4-46页 |
·以需定供,总量控制法 | 第46-47页 |
·分类权重法 | 第47-49页 |
·混合分配法 | 第49-50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50-51页 |
·本章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初始水权分配实例研究 | 第52-78页 |
·流域基本情况 | 第52-54页 |
·流域概况 | 第52-53页 |
·流域水资源状况 | 第53-54页 |
·流域可分配水量 | 第54-56页 |
·环境需水量 | 第54-55页 |
·政府预留水量 | 第55页 |
·流域调出水量 | 第55页 |
·可分配水量 | 第55-56页 |
·层次分析法计算 | 第56-69页 |
·根据原则选取指标 | 第56-57页 |
·构建层次结构图 | 第57-58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8-66页 |
·计算分配比例 | 第66-69页 |
·以需定供、总量控制法计算 | 第69-70页 |
·分类权重法计算 | 第70-72页 |
·混合分配法计算 | 第72-74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74-76页 |
·各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 第76-77页 |
·本章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
发表论文 | 第83页 |
参与的项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