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多媒体会议框架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SIP协议及相关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 第14-23页 |
| ·SIP协议 | 第14-19页 |
| ·SIP协议的简介 | 第14-15页 |
| ·SIP协议的结构框架 | 第15-16页 |
| ·SIP消息结构 | 第16-18页 |
| ·SIP协议的特性 | 第18页 |
| ·SIP协议与H.323的对比 | 第18-19页 |
| ·SDP协议 | 第19-20页 |
| ·SDP协议介绍 | 第19页 |
| ·SDP协议的内容 | 第19-20页 |
| ·RTP协议等相关协议 | 第20-23页 |
| ·RTP协议 | 第20-22页 |
| ·RTCP协议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的分析与研究 | 第23-31页 |
| ·视频会议的功能模块介绍 | 第23页 |
| ·SIP会议框架探讨 | 第23-25页 |
| ·SIP会议框架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 第25-28页 |
| ·创建会议 | 第25页 |
| ·加入会议 | 第25-26页 |
| ·获取会议信息 | 第26页 |
| ·创建子会议 | 第26页 |
| ·媒体混合分布 | 第26-27页 |
| ·会议联盟 | 第27-28页 |
| ·会议类型分析 | 第28-30页 |
| ·SIP会议系统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SIP会议控制流程 | 第31-42页 |
| ·SIP的基本信令和信令扩展 | 第31-33页 |
| ·基本信令 | 第31-32页 |
| ·扩展信令 | 第32-33页 |
| ·SIP会议的状态控制 | 第33-37页 |
| ·会议控制服务器 | 第33-35页 |
| ·汇聚器 | 第35-36页 |
| ·混合器 | 第36-37页 |
| ·会议的信令控制流程 | 第37-42页 |
| ·基本信令流程 | 第37-40页 |
| ·会议事件通告 | 第40-41页 |
| ·会议策略的实施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基于SDL语言的SIP协议的仿真实现 | 第42-49页 |
| ·形式化描述语言SDL的介绍 | 第42页 |
| ·SIP协议的分层结构 | 第42-43页 |
| ·基于SDL语言的SIP协议的建模 | 第43-49页 |
| ·SIP协议的系统图 | 第43-44页 |
| ·SIP协议的功能模块图 | 第44-46页 |
| ·SIP协议的进程图 | 第46-48页 |
| ·仿真结果图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基于SIP协议的会议系统及质量测试的实现 | 第49-61页 |
| ·视频会议系统搭建 | 第49-51页 |
| ·系统搭建 | 第49-50页 |
| ·运行环境介绍 | 第50-51页 |
| ·视频会议系统及质量测试总体设计 | 第51-53页 |
| ·视频会议系统及质量测试总体架构设计 | 第51-52页 |
| ·无参考模式测试原理 | 第52-53页 |
|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模式 | 第53-55页 |
| ·会议系统运行的测试 | 第55-56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