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丙型肝炎病毒中和表位及诱导抗体的研究 | 第7-71页 |
1 前言 | 第7-14页 |
·HCV的基本特征 | 第7-9页 |
·HCV中和抗体的研究 | 第9-12页 |
·HCV中和抗体和表位的发展和展望 | 第12-1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4-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细胞株 | 第15页 |
·质粒 | 第15页 |
·溶液配制 | 第15-18页 |
·生化试剂和耗材 | 第18-20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20-21页 |
·抗体 | 第21页 |
·工具酶 | 第21-2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细胞培养 | 第22页 |
·HCV包膜蛋白E1E2多肽库构建 | 第22-23页 |
·Jcl-Luc HCVcc的制备和活力检测 | 第23-24页 |
·JFH1 HCVcc的制备和活力检测 | 第24-25页 |
·HCVpp制备与活力检测 | 第25-26页 |
·酶联免疫实验 | 第26页 |
·假病毒的中和实验 | 第26页 |
·免疫荧光实验 | 第26-27页 |
·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27-29页 |
·重叠肽扫描分析实验 | 第29-32页 |
4 结果 | 第32-67页 |
·中和活性血清样本库的建立 | 第32-35页 |
·中和活性血清样本筛选候选表位 | 第35-37页 |
·候选表位EL1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37-45页 |
·单克隆抗体2B5的中和活性鉴定 | 第45-47页 |
·单克隆抗体2B5的特异性鉴定 | 第47-49页 |
·单克隆抗体2B5的表位鉴定 | 第49-53页 |
·候选表位EL33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53-57页 |
·单克隆抗体5E6中和活性鉴定 | 第57-59页 |
·单克隆抗体5E6的特异性鉴定 | 第59-61页 |
·单克隆抗体5E6的表位鉴定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5 讨论 | 第67-71页 |
·新中和表位的发现 | 第67-68页 |
·中和表位的验证 | 第68页 |
·意义和影响 | 第68-71页 |
第二部分 HAS融合IL28B蛋白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 第71-98页 |
1 前言 | 第71-7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73-7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3页 |
·试剂盒 | 第73页 |
·细胞株 | 第73-7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75-84页 |
·融合蛋白基因优化和结构设计 | 第75-79页 |
·融合蛋白HSA-IL28B表达系统构建 | 第79-80页 |
·融合蛋白HSA-IL28B的表达 | 第80-82页 |
·融合蛋白HSA-IL28B的纯化 | 第82页 |
·受体封闭试验 | 第82-83页 |
·融合蛋白HSA-IL28刺激细胞表达Mxl实验 | 第83-84页 |
4 结果 | 第84-96页 |
·融合蛋白HSA-IL28B的表达和纯化 | 第84-86页 |
·融合蛋白的验证——质谱分析 | 第86-88页 |
·不同结构HSA-IL28B决定了抗HCV活性 | 第88-89页 |
·HSA-IL28提高IL-28B稳定性 | 第89-91页 |
·HSA-IL28B体外蛋白酶降解实验 | 第91-92页 |
·HSA-IL28B体内代谢动力学分析 | 第92页 |
·HAS-IL28B通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抗HCV作用 | 第92-94页 |
·N-HSA-IL28B诱导STAT1的磷酸化和ISG的表达 | 第94-95页 |
·HSA-IL28B在不同细胞中存在限制性应答 | 第95-96页 |
5 讨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发表文章 | 第101-102页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