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衡量和防范对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思路框架第15页
   ·创新点及不足第15-16页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第15页
     ·未来仍需改进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理论第16-22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和分类第16-17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第16-17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类第17页
   ·系统性风险的再认识第17-22页
     ·两种系统性金融风险第17-18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性第18-22页
第3章 金融危机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演进机理探析第22-31页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第22-25页
     ·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第23-24页
     ·亚洲其他国家危机的原因第24-25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历程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第25-27页
     ·次贷危机的产生第25-26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蔓延第26页
     ·次贷危机的爆发第26-27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进历程第27-31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第27-28页
     ·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第28-29页
     ·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扩散第29-31页
第4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衡量——测量指标体系构建第31-39页
   ·机构个体指标--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第31-32页
     ·机构的财务健康状况指标第31-32页
     ·机构规模指标第32页
   ·机构整体指标第32-36页
     ·资产价格水平和信贷规模指标第32-33页
     ·风险偏好指标第33-34页
     ·信贷标准指标第34页
     ·流动性比例指标第34-36页
     ·资产负债匹配数量指标第36页
   ·机构间指标——相关性第36-37页
     ·业务发展模式构成指标第36-37页
     ·产品和资产的构成指标第37页
     ·风险衡量模型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5章 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缺陷和对策建议第39-46页
   ·我国现有金融及其监管体系内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缺陷第39-42页
     ·无为而治的监管理念第39页
     ·法规、机构和设施缺失第39-40页
     ·监控对象和监管方式单一第40页
     ·未考虑系统性风险的计提风险资本第40页
     ·缺少控制金融机构规模扩张的机制第40-41页
     ·防范个别风险的指标单一第41页
     ·宏观层面上缺少应对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专门资金资源第41-42页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第42-46页
     ·转变监管理念,从无为到有为第42页
     ·制定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防范法规第42-43页
     ·加强对个别机构的监管力度第43页
     ·充分考虑系统性风险计提资本,限制金融机构规模第43-44页
     ·通过多个指标防范个别风险第44页
     ·计提系统性金融风险准备金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