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题材戏曲传播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第一章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改编历程 | 第9-17页 |
| ·“赵氏孤儿”故事在戏曲改编前的流传 | 第9-12页 |
|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改编历程 | 第12-14页 |
|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改编的基本法则 | 第14-17页 |
| ·情节的变化 | 第14页 |
| ·人物的变化 | 第14-15页 |
| ·细节的放大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传播的时代特性 | 第17-24页 |
| ·讽刺——元代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 第17-18页 |
| ·新奇——明代的传奇《八义记》 | 第18-21页 |
| ·感伤——清代的京剧《搜孤救孤》 | 第21-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传播主体研究 | 第24-33页 |
|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剧本作者 | 第24-26页 |
|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演出与观剧者 | 第26-28页 |
|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著录与刊刻藏书者 | 第28-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传播内容阐释 | 第33-43页 |
| ·对历史的演绎 | 第33-35页 |
| ·对家族血统的认同 | 第35-36页 |
| ·佛教思想的浸入 | 第36-37页 |
| ·对士的责任感的弘扬 | 第37-39页 |
| ·人间伦理精神的呈现 | 第39-41页 |
| ·谋略的运用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赵氏孤儿”题材戏曲的传播影响 | 第43-46页 |
| ·故事类型的形成 | 第43-44页 |
| ·仿照之作的出现 | 第44-45页 |
| ·时代心态的显现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