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新乡第四系孢粉组合与气候演化特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5页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第10页
     ·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孢粉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新乡地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3-15页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第15-31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5-16页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第15页
       ·气候及植被特征第15-16页
     ·区域地质特征第16-18页
       ·构造背景第16-17页
       ·断裂带的分布及钻孔的布设第17-18页
     ·新乡第四系地层单元第18-31页
       ·国内外第四系划分方案第18-19页
       ·工作区和邻区地层发育主要单元第19-20页
       ·研究区和邻区第四系特征第20-22页
       ·第四系标志与标志层的划分第22-23页
       ·新乡标准孔 BK2 孔位置第23-24页
       ·BK2 孔剖面描述第24-31页
第3章 新乡市第四系孢粉组合及气候演化特征第31-47页
     ·孢粉的分析与鉴定第31-33页
       ·孢粉分析方法第31-33页
     ·新乡市控制性钻孔孢粉资料的分析第33-39页
       ·新乡市控制性钻孔孢粉组合及特征第33-39页
     ·孢粉组合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第39-47页
       ·孢粉组合带的分析第39-44页
       ·新乡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阶的对比第44-47页
第4章 新乡市第四纪沉积环境综合分析第47-53页
     ·新乡第四系综合划分第47-48页
       ·控制性标准孔 BK2 孔和 BK1 孔岩石地层划分第47页
       ·控制性标准孔 BK2 孔和 BK1 孔年代地层划分第47-48页
     ·新乡地区与邻区第四纪地层格架特征第48-49页
     ·粒度分析结果与孢粉分析结果第49-53页
       ·粒度分析结果第49-51页
       ·孢粉组合带的划分第51页
       ·孢粉分析结果与粒度分析结果的对应第51-53页
第5章 结论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西鹤庆地区基性—超基性次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下一篇:都思兔河流域三维地下水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