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河套盆地中晚更新世地层易溶盐特征与环境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0-16页 |
| ·河套盆地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河套段黄河演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易溶盐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论文研究工作量 | 第18-20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页 |
| ·地貌与地质特征 | 第20-23页 |
| ·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23页 |
| 第3章 剖面岩性特征及年代 | 第23-38页 |
| ·剖面地层及岩性描述 | 第23-31页 |
| ·乌拉特中旗砖厂剖面 | 第23-25页 |
| ·包头万水泉剖面 | 第25-27页 |
| ·郝家窑钻孔 | 第27-28页 |
| ·牙尔崖剖面 | 第28-31页 |
| ·地层年代 | 第31-35页 |
| ·本文所用测年方法 | 第31-32页 |
| ·研究区剖面地层年代 | 第32-35页 |
| ·剖面地层对比 | 第35-38页 |
| 第4章 易溶盐含量测定 | 第38-43页 |
| ·易溶盐概述 | 第38-40页 |
| ·沉积物中易溶盐的来源 | 第38-39页 |
| ·湖水演化的一般规律 | 第39页 |
| ·沉积物中易溶盐含量的气候意义 | 第39-40页 |
| ·易溶盐测试方法和参数 | 第40-43页 |
| ·易溶盐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 ·实验测试参数及仪器 | 第41-43页 |
| 第5章 易溶盐组成及变化过程 | 第43-54页 |
| ·研究区的易溶盐组成 | 第43-47页 |
| ·乌拉特中旗砖厂易溶盐组成 | 第44-45页 |
| ·万水泉剖面的易溶盐组成 | 第45-46页 |
| ·郝家窑钻孔的易溶盐组成 | 第46页 |
| ·牙尔崖剖面的易溶盐组成 | 第46-47页 |
| ·研究区易溶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 第47-54页 |
| ·乌拉特中旗砖厂易溶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 第47-48页 |
| ·万水泉剖面的易溶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 第48-50页 |
| ·郝家窑钻孔的易溶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 第50-52页 |
| ·牙尔崖剖面的易溶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 第52-54页 |
| 第6章 易溶盐含量记录的环境演化 | 第54-62页 |
| ·易溶盐含量的环境意义 | 第54-55页 |
| ·湖相沉积的化学性质演化 | 第55-62页 |
| ·乌拉特中旗砖厂的湖相沉积演化 | 第55-57页 |
| ·万水泉剖面的湖相沉积演化 | 第57-58页 |
| ·郝家窑钻孔的湖相沉积演化 | 第58-60页 |
| ·牙尔崖剖面湖相沉积演化 | 第60-62页 |
| 第7章 湖泊化学性质与黄河演化的讨论 | 第62-64页 |
| 第8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