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一) 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 | 第10-11页 |
(二) 旅游资源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 | 第11-12页 |
(三)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关系研究 | 第12-14页 |
(四) 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6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6-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一)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9页 |
(二) 空间错位理论 | 第19-20页 |
(三) “资源诅咒”理论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 相关性分析 | 第20-21页 |
(二) 重心模型 | 第21-22页 |
(三) 聚类分析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指标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23-36页 |
一、指标构建 | 第23-25页 |
(一) 旅游资源指标构建 | 第23-24页 |
(二) 旅游经济指标构建 | 第24-25页 |
二、数据处理 | 第25-36页 |
(一) 旅游资源优势度测定 | 第25-29页 |
(二)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定 | 第29-33页 |
(三) 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测定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关系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一、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40页 |
(一) 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相对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二) 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人次相对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三) 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二、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分析 | 第40-49页 |
(一) 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相对值的空间错位分析 | 第41-44页 |
(二) 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人次相对值的空间错位分析 | 第44-49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未来展望 | 第49-52页 |
一、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二) 几点建议 | 第50-51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