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17-36页 |
| ·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管理相关概念 | 第17页 |
| ·企业组织结构的历史变迁 | 第17-25页 |
| ·传统组织结构 | 第17-23页 |
| ·现代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 ·企业组织结构研究理论概述 | 第25-29页 |
| ·古典组织结构理论 | 第25-27页 |
| ·新古典组织结构理论 | 第27页 |
| ·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 第27-29页 |
| ·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 第29-32页 |
| ·实证代理理论 | 第30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0-31页 |
| ·最新进展 | 第31-32页 |
| ·国内企业组织管理及激励机制创新:理论及实践 | 第32-36页 |
|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32-35页 |
| ·国内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实践述评 | 第35-36页 |
| 第3章 “倒金字塔”管理的模型设计 | 第36-62页 |
| ·“倒金字塔”式企业组织结构 | 第36-40页 |
|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与组织创新理论探索 | 第40-44页 |
| ·经典的委托-代理模型构造 | 第44-46页 |
| ·参与人 | 第44页 |
| ·模型假设 | 第44-45页 |
| ·博弈双方的得益 | 第45页 |
| ·策略 | 第45页 |
| ·约束 | 第45-46页 |
| ·海尔“倒金字塔”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46-49页 |
| ·博弈树图 | 第46页 |
| ·目标函数 | 第46-47页 |
| ·贝叶斯均衡 | 第47页 |
| ·决策过程 | 第47-48页 |
| ·约束条件 | 第48-49页 |
| ·客户与一线员工的博弈 | 第49-53页 |
| ·模型假设 | 第49-50页 |
| ·博弈模型构建 | 第50-51页 |
| ·博弈模型求解 | 第51-53页 |
| ·一线员工与管理层的博弈 | 第53-60页 |
| ·模型假设 | 第53-54页 |
| ·博弈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 ·博弈模型求解 | 第56-60页 |
| ·员工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模型 | 第60页 |
| ·研究小结 | 第60-62页 |
| 第4章 海尔集团“倒金字塔”管理的实践 | 第62-93页 |
| ·海尔集团发展概况 | 第62-63页 |
| ·海尔“倒金字塔”管理结构创新 | 第63-70页 |
| ·海尔转型的时代背景 | 第63-64页 |
| ·海尔体现“倒金字塔”管理的自主经营体管理发展轨迹 | 第64-66页 |
| ·自主经营体建立与运转 | 第66-70页 |
| ·以电热水器线体经营体为例的供应链自主经营体建设 | 第70-93页 |
| ·海尔热水器供应链“倒金字塔”组织再造 | 第70-72页 |
| ·热水器供应链自主经营体机制设计与实施步骤 | 第72-81页 |
| ·海尔线体自主经营体的自主分配机制设计 | 第81-93页 |
| 第5章 海尔集团“倒金字塔”管理绩效检验 | 第93-96页 |
| ·海尔“倒金字塔”自主经营体探索绩效 | 第93页 |
| ·海尔热水器供应链线体自主经营体探索绩效 | 第93-9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96-99页 |
| ·研究结论 | 第96-98页 |
| ·论文创新 | 第98-99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