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AASO-WCDA工程阵列的水质保持和单元探测器的模拟优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引言 | 第10页 |
·宇宙线 | 第10-15页 |
·宇宙线的研究热点 | 第15-17页 |
·γ射线的观测 | 第17-24页 |
·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高空观测 | 第19-20页 |
·地面观测 | 第20-24页 |
·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 | 第20-21页 |
·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 | 第21-24页 |
·论文工作 | 第24-25页 |
第2章 LHAASO-WCDA和工程阵列 | 第25-45页 |
·LHAASO计划 | 第25-27页 |
·科学目标 | 第25-26页 |
·探测阵列布局 | 第26-27页 |
·水切仑柯夫探测阵列(WCDA) | 第27-31页 |
·水切仑柯夫探测技术的优势 | 第28页 |
·WCDA的优势 | 第28-30页 |
·WCDA的主要物理目标 | 第30-31页 |
·WCDA工程阵列实验 | 第31-38页 |
·工程阵列实验 | 第31-32页 |
·单元探测器 | 第32-35页 |
·u子探测器 | 第35-36页 |
·电荷标定装置 | 第36-38页 |
·PMT位置标定 | 第38-40页 |
·水池防漏处理 | 第40-45页 |
第3章 水循环系统和水质保持 | 第45-57页 |
·水循环系统 | 第46-52页 |
·水净化系统 | 第46-48页 |
·循环系统运行方式 | 第48-49页 |
·药洗超滤 | 第49-50页 |
·循环管路布局 | 第50-51页 |
·操作运行小结 | 第51-52页 |
·慢控制系统 | 第52页 |
·水衰减长度测量装置 | 第52-54页 |
·水质保持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单元探测器配置的模拟优化 | 第57-69页 |
·优化方法 | 第57-59页 |
·单粒子模式 | 第59-61页 |
·簇射模式 | 第61-68页 |
·质子伽马区分 | 第61-64页 |
·角分辨 | 第64-65页 |
·模拟结果 | 第65-67页 |
·水质差别影响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