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生新法对药物流产子宫蜕膜中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
|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一、祖国医学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 第8-13页 |
| (一) 古籍中对本病的记载 | 第8页 |
| (二) 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 | 第8-10页 |
| (三)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治疗概况 | 第10-13页 |
| (四) 产后恶露不绝的实验研究 | 第13页 |
| 二、现代医学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 (一) 药物流产发展史 | 第13页 |
| (二) 药物流产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三) 药物流产主要并发症 | 第14-15页 |
| (四)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 第15页 |
| (五) 引起蜕膜残留的因素 | 第15-17页 |
| (六)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治疗概况 | 第17-19页 |
| 临床研究 | 第19-26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19-21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二)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9-20页 |
| (四) 材料 | 第20-2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 (一) 治疗方案 | 第21页 |
| (二) 标本采集 | 第21页 |
| (三)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四) 实验指标 | 第23页 |
| (五) 指标观察 | 第23-24页 |
| (六)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 三、结果 | 第24-26页 |
| 讨论 | 第26-35页 |
| 一、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因病机及立方依据 | 第26页 |
| 二、生化止血饮组方分析 | 第26-28页 |
| 三、生化止血饮及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8-31页 |
| 四、生化止血饮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31-35页 |
| (一) 生化止血饮阻止残存蜕膜的存活 | 第31-32页 |
| (二) 生化止血饮阻断蜕膜血管新生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临床病例 | 第36-3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附图 | 第47-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