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1页 |
1 水体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水体微生物的种群 | 第11-13页 |
·微生物在水体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2 水体酵母菌的研究 | 第14-18页 |
·酵母菌在水体中的种群分布 | 第14-16页 |
·酵母菌在水体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总结 | 第18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4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洱海酵母菌多样性和活性菌株筛选 | 第21-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30页 |
·样区描述和样品采集 | 第21-23页 |
·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菌株分离与保藏 | 第23页 |
·酵母菌的鉴定 | 第23-28页 |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28-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洱海湖水理化因子 | 第30-31页 |
·洱海湖水酵母菌种群结构 | 第31-34页 |
·洱海周围环境酵母菌多样性 | 第34-36页 |
·洱海湖酵母菌与周围环境酵母菌多样性比较 | 第36-38页 |
·洱海酵母菌活性评价 | 第38-40页 |
3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阳宗海酵母菌多样性和活性菌株筛选 | 第42-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样区描述和样品采集 | 第42-44页 |
·化指标的测定 | 第44页 |
·菌株分离与保藏 | 第44页 |
·酵母菌的鉴定 | 第44页 |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阳宗海湖水理化因子 | 第45页 |
·阳宗海湖水酵母菌种群结构 | 第45-48页 |
·阳宗海酵母菌活性评价 | 第48-51页 |
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66页 |
1 酵母菌分布及多样性差异 | 第52-57页 |
·洱海酵母菌多样性分析 | 第52页 |
·阳宗海酵母菌多样性分析 | 第52-53页 |
·洱海和阳宗海湖泊酵母菌多样性比较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7页 |
2 洱海和阳宗海酵母菌多样性与其它水环境中酵母菌多样性比较 | 第57-61页 |
3 环境因子与湖泊酵母菌的关系 | 第61-62页 |
·洱海环境因子和酵母菌数量 | 第61页 |
·阳宗海环境因子和酵母菌数量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4 洱海和阳宗海酵母菌活性评价 | 第62-64页 |
·胞外酶活性比较 | 第62-63页 |
·产油脂酵母菌活性比较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5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6-70页 |
1 高原湖泊酵母菌多样性的特点 | 第66-67页 |
2 环境因子对酵母菌种群结构分布的影响 | 第67-68页 |
3 洱海和阳宗海酵母菌初筛效果活性评价 | 第68页 |
4 酵母菌在洱海及阳宗海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第68页 |
5 展望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成果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