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章菊有性繁殖生物学及后代表型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1页 |
| 1 勋章菊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勋章菊形态特征及栽培要点 | 第12页 |
| ·勋章菊生理特性及养护条件 | 第12-13页 |
| ·勋章菊属的分类 | 第13页 |
| ·勋章菊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勋章菊的单亲本繁殖特性 | 第14-15页 |
| 2 有性繁殖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有性繁殖的定义和研究基础 | 第15-16页 |
| ·有性杂交育种 | 第16-17页 |
| 3 繁殖后代表型分析 | 第17-19页 |
| ·形态学研究基础 | 第17-18页 |
| ·蛋白研究基础 | 第18-19页 |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 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花器官形态观察 | 第19页 |
| ·花粉、柱头表面物质测定 | 第19-20页 |
| ·杂交育种试验 | 第20页 |
| ·花粉柱头可育性、可授性分析 | 第20页 |
| ·杂交试验 | 第20页 |
| ·种子生理 | 第20页 |
| ·杂交后代的多样性分析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勋章菊花器官形态观察 | 第21-2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勋章菊花器官形态 | 第22-23页 |
| ·舌状花花瓣色素层析 | 第23-26页 |
| ·花粉形态观察 | 第26页 |
| ·柱头表面形态观察 | 第26-27页 |
| 3 讨论 | 第27-29页 |
| ·勋章菊花器官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 ·勋章菊花粉的形态特征 | 第28页 |
| ·勋章菊柱头结构与授粉特点 | 第28页 |
| ·勋章菊舌状花瓣色素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勋章菊花粉、柱头表面物质分析 | 第29-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花粉表面色素定性分析 | 第30-31页 |
| ·花粉、柱头表面蛋白 SDS-PAGE | 第31-32页 |
| ·花粉表面蛋白质谱分析 | 第32-33页 |
| 3 讨论 | 第33-35页 |
| ·勋章菊花粉表面色素分析 | 第33页 |
| ·花粉表面蛋白 SDS-PAGE | 第33页 |
| ·花粉表面蛋白质谱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勋章菊杂交育种试验 | 第35-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 ·花粉活力测定 | 第37页 |
| ·雌蕊动态变化的研究 | 第37-38页 |
| ·根尖染色体形态观察 | 第38-39页 |
| ·杂交育种试验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4页 |
| ·花粉可育性 | 第40页 |
| ·柱头形态变化 | 第40-41页 |
| ·雌蕊动态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 第41-42页 |
| ·根尖染色体形态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勋章菊种子性状分析 | 第44-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 ·勋章菊种子形态观察 | 第45-47页 |
| ·种子质量发芽参数测定 | 第47-48页 |
| ·种子蛋白 SDS-PAGE 分析 | 第48-52页 |
| 3 讨论 | 第52-54页 |
| ·利用种子外部形态对其进行区分 | 第52页 |
| ·种子质量发芽指标 | 第52-53页 |
| ·种子蛋白的差异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勋章菊杂交后代性状分析 | 第54-6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4页 |
| ·试验方法 | 第54-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 ·亲本与后代亲缘关系 | 第55-58页 |
| ·杂交后代的发芽及出苗调查 | 第58-59页 |
| ·杂交后代的多样性 | 第59-62页 |
| ·勋章菊新品种的初选 | 第62页 |
| 3 讨论 | 第62-64页 |
| ·基于种子外部形态的杂交后代分类 | 第62-63页 |
| ·种子蛋白的差异 | 第63页 |
| ·杂交后代的多样性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2-73页 |
| 附录 | 第73-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