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CO2加富环境下番茄—病原生物互作关系变化及其生理与分子机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目录第12-14页
1 引言第14-26页
   ·CO_2加富及其与农业生产第14-19页
   ·CO_2加富与病原互作第19-25页
     ·植物的抗病机制第19-21页
     ·植物激素信号途径与抗性第21-23页
     ·CO_2加富下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第23-25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2 CO_2加富环境下番茄——TMV病毒互作关系变化第26-41页
 摘要第26-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材料及培养第27页
     ·实验设计第27-28页
   ·试验方法第28-31页
     ·生物量的测定第28页
     ·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第28页
     ·总RNA的提取、纯化和cDNA的合成第28-29页
     ·Real-time PCR分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29-30页
     ·自由态及结合态水杨酸含量测定第30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第30-31页
     ·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测定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TMV接种番茄在CO_2加富及对照环境下表观及生长量的差异第31-32页
     ·CO_2加富下TMV接种后植物生长量的变化第32-33页
     ·CO_2加富下接种TMV的番茄体内TMV-CP基因表达第33-35页
     ·番茄抗病相关的基因表达第35-37页
     ·水杨酸合成相关基因及酶的变化第37-38页
     ·水杨酸含量的变化及趋势第38-39页
     ·CO_2加富下番茄次生代谢的变化第39页
   ·讨论第39-41页
3 CO_2加富下番茄——PstDC3000细菌性病原菌互作关系变化第41-55页
 摘要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5页
     ·PstDC3000菌种的获得及培养第42页
     ·番茄PstDC3000接种第42-43页
     ·台盼蓝染色方法第43页
     ·DAB及NBT染色方法第43-44页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注射接种法结果第45-47页
     ·抽真空接种法结果第47-49页
     ·番茄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酶活的变化第49-52页
     ·PstDC3000接种后番茄体内自由态和结合态水杨酸含量的变化第52-53页
     ·PstDC3000接种后番茄体内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第53页
   ·讨论第53-55页
4 CO_2加富下番茄——Botrytis cinerea真菌性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变化第55-64页
 摘要第55-56页
   ·实验方法第56-57页
     ·Botrytis cinerea的培养第56页
     ·Bonytis cinerea孢子的获取及接种处理第56页
     ·Botrytis cinerea生长量测定第56-57页
   ·结果分析第57-62页
     ·CO_2加富下灰霉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第57-58页
     ·CO_2加富下番茄接种灰霉病原菌后的发病结果第58-61页
     ·水杨酸下游信号基因的表达第61-62页
     ·茉莉酸下游响应基因的表达第62页
   ·讨论第62-64页
5 番茄NPR1及PI沉默后CO_2加富对TMV、PstDC3000、及B.cinerea抗性的影响第64-80页
 摘要第64-65页
   ·材料与试剂第65-66页
     ·植物材料第65页
     ·载体构建第65-66页
   ·实验方法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8页
     ·番茄NPR1和PI基因沉默后表型及相关基因表达第67-69页
     ·NPR1和PI基因沉默后的番茄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的变化第69-73页
     ·NPR1和PI基因沉默后的番茄对PstDC3000抗性第73-76页
     ·NPR1和PI基因沉默后的番茄对灰霉病原菌抗性的变化第76-78页
   ·讨论第78-80页
6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5页
个人简历第95-96页
发表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四交群体的遗传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下一篇:14C-标记唑菌酯在靶标作物中的行为和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