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过程多物理场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铝电解工业简介 | 第9-10页 |
·铝电解技术发展过程 | 第9-10页 |
·铝电解的过程描述 | 第10页 |
·我国铝电解技术发展过程 | 第10页 |
·多场交互在铝电解过程中的影响 | 第10-11页 |
·铝电解过程各物理场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电-磁-流场作用及影响 | 第11页 |
·铝电解槽多物理场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电、磁场 | 第12页 |
·电场分析 | 第12页 |
·场分析 | 第12页 |
·磁流体动力学 | 第12-13页 |
·铝电解多物理场研究 | 第13-14页 |
·目的 | 第13页 |
·内容 | 第13页 |
·方案 | 第13-14页 |
·有限单元法 | 第14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4页 |
·有限元基本步骤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铝电解槽多物理场数学模型 | 第15-21页 |
·电场建模 | 第15-17页 |
·电场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电场边界条件 | 第16-17页 |
·磁场建模 | 第17-18页 |
·磁场基本方程 | 第17-18页 |
·磁场边界条件 | 第18页 |
·稳态流场建模 | 第18-19页 |
·流场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流场边界条件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COMSOL建模过程 | 第21-37页 |
·COMSOL各物理模块简介 | 第21-23页 |
·Solidworks建立简易铝电解槽的物理模型 | 第23-24页 |
·Comsol建模过程 | 第24-30页 |
·模型定义 | 第24页 |
·几何建模 | 第24-25页 |
·材料选择 | 第25-26页 |
·物理设定 | 第26-27页 |
·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求解计算 | 第28-29页 |
·后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 | 第29-30页 |
·二次开发 | 第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更换阳极对物理场的影响 | 第37-42页 |
·更换阳极的对铝电解的影响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不同槽膛内形对物理场的影响 | 第42-46页 |
·不同槽膛形状对电磁流场的影响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