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重力坝设计软件概况 | 第12页 |
·重力坝优化剖面设计理论概况 | 第12-13页 |
·重力坝三维建模技术概况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重力坝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22页 |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重力坝剖面优化设计功能 | 第16页 |
·重力坝三维建模、分析功能 | 第16-17页 |
·系统开发原则 | 第17-18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18页 |
·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 第18-21页 |
·系统开发操作系统 | 第19页 |
·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 | 第19-20页 |
·可视化绘图工具——AutoCAD 2008 | 第20页 |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ArcGis Engine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重力坝优化设计原理与三维建模原理 | 第22-49页 |
·重力坝概论 | 第22-24页 |
·重力坝的类型 | 第22-23页 |
·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 第23-24页 |
·重力坝的荷载及组合 | 第24-25页 |
·重力坝的荷载 | 第24页 |
·重力坝的荷载作用及其组合 | 第24-25页 |
·重力坝应力计算原理 | 第25-27页 |
·非溢流坝段剖面优化设计原理 | 第27-35页 |
·坝高计算 | 第27-30页 |
·决策变量的选取 | 第30-31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1页 |
·约束条件的建立 | 第31-32页 |
·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剖面优化数学模型 | 第32页 |
·约束优化问题求解 | 第32-35页 |
·溢流坝段剖面优化设计原理 | 第35-41页 |
·溢流坝段堰面曲线设计方法 | 第35-38页 |
·决策变量的选取 | 第38-39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9页 |
·约束条件的建立 | 第39-40页 |
·重力坝溢流坝段剖面优化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三维建模、查询原理 | 第41-48页 |
·VB与AutoCAD及ArcGis Engine接口 | 第41-42页 |
·图形预处理模块 | 第42页 |
·地形建模模块 | 第42-43页 |
·地物建模模块 | 第43-47页 |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Geodatabase) | 第47-48页 |
·三维分析查询模块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9-71页 |
·非溢流坝剖面优化设计 | 第50-55页 |
·坝高计算 | 第50-52页 |
·非溢流坝剖面优化 | 第52-55页 |
·非溢流坝剖面校核 | 第55页 |
·溢流坝剖面优化设计 | 第55-60页 |
·溢流坝剖面优化 | 第55-58页 |
·溢流坝剖面校核 | 第58-59页 |
·泄洪能力校核 | 第59-60页 |
·图形预处理 | 第60-61页 |
·样条曲线转多段线 | 第60-61页 |
·闭合多段线、图形缩放、移动 | 第61页 |
·地形建模 | 第61-62页 |
·枢纽布置 | 第62-64页 |
·坝轴线添加 | 第62-63页 |
·建立用户坐标系(UCS) | 第63-64页 |
·坝体建模 | 第64-68页 |
·新建坝段 | 第64-67页 |
·模型组装 | 第67-68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68-69页 |
·ArcMap | 第68-69页 |
·ArcScene | 第69页 |
·系统、帮助和关于 | 第69-70页 |
·系统 | 第69-70页 |
·帮助 | 第70页 |
·关于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系统应用 | 第71-84页 |
·非溢流坝设计 | 第71-75页 |
·坝高计算 | 第71-72页 |
·非溢流坝段优化设计与校核 | 第72-75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5页 |
·溢流坝设计 | 第75-78页 |
·溢流坝段剖而优化设计与校核 | 第75-77页 |
·孔口泄洪能力校核 | 第77-78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8页 |
·重力坝三维建模 | 第78-80页 |
·地形等高线赋值与枢纽布置 | 第78-79页 |
·坝体建模与组装 | 第79-80页 |
·三维场景的生成 | 第80-83页 |
·地形模型的建立与纹理的添加 | 第80-81页 |
·数据库的建立与坝段属性录入 | 第81-82页 |
·三维漫游、分析和查询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