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预期目标 | 第18页 |
·本文创新与难点 | 第18-20页 |
·创新 | 第18-19页 |
·难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社会责任的发展概述 | 第20-23页 |
·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社会责任概念研究 | 第22-23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概述 | 第23-27页 |
·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 第23-24页 |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 第24-25页 |
·社会责任会计披露内容的研究 | 第25-27页 |
·国内外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综述的评述 | 第27-30页 |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28-30页 |
第3章 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理论 | 第30-37页 |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社会学基础 | 第30-31页 |
·经济学基础 | 第31页 |
·会计学基础 | 第31-32页 |
·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 第32-37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 第32-33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要素 | 第35-36页 |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 | 第36-37页 |
第4章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特征及现状分析 | 第37-57页 |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内容的重点选择 | 第37-39页 |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选择 | 第37-38页 |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要素选择 | 第38-39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特征分析 | 第39-42页 |
·食品质量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食品安全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环节 | 第41-42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社会责任会计现状分析 | 第42-57页 |
·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44-51页 |
·我国食品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 第51-53页 |
·我国食品企业信息披露问卷调查分析 | 第53-57页 |
第5章 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 第57-81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会计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 第57-66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会计基本框架 | 第57-58页 |
·产品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与计量 | 第58-61页 |
·产品质量负债科目设置与计量 | 第61-64页 |
·产品质量资产科目设置与计量 | 第64-66页 |
·产品质量会计“中心-卫星”账户体系的构建 | 第66-72页 |
·产品质量成本中心账户构建 | 第66-68页 |
·产品质量负债中心账户构建 | 第68-69页 |
·产品质量资产中心账户构建 | 第69-70页 |
·产品质量会计卫星体系 | 第70-72页 |
·食品企业产品质量会计财务报表体系的构建 | 第72-78页 |
·食品企业产品质量财务报表构建 | 第72-77页 |
·食品企业财务报表补充信息的披露 | 第77-78页 |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会计体系的不足及备选方案 | 第78-81页 |
·食品企业产品质量会计体系的不足 | 第78-79页 |
·食品企业产品质量会计体系的备选方案 | 第79-81页 |
第6章 食品行业产品质量会计体系在双汇集团的应用 | 第81-103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会计要素的核算 | 第82-87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成本核算 | 第82-85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负债核算 | 第85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资产核算 | 第85-87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会计账户的核算 | 第87-96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会计中心账户核算 | 第87-92页 |
·双汇集团产品质量会计卫星账户核算 | 第92-96页 |
·双汇集团社会责任会计财务报表的构建 | 第96-103页 |
·双汇集团资产负债表 | 第96-98页 |
·双汇集团利润表 | 第98-100页 |
·双汇集团补充信息的披露 | 第100-10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3-107页 |
·本文结论 | 第103-104页 |
·本文研究局限性 | 第104页 |
·展望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附录 | 第111-11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