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国内关于村镇体系的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国外关于我国村镇体系建设的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依据 | 第16-18页 |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现实依据 | 第17-1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我国村镇体系的现状 | 第19-41页 |
·我国村镇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启示 | 第19-25页 |
·我国村镇体系的历史沿革 | 第19-24页 |
·我国村镇体系的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24-25页 |
·河南省西平县和四川省宝兴县的村镇体系现状 | 第25-31页 |
·选点情况的说明 | 第25页 |
·河南省西平县概况和各乡镇简况 | 第25-28页 |
·四川省宝兴县概况及各乡镇简况 | 第28-30页 |
·西平、宝兴二县村镇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不同之处 | 第30-31页 |
·目前我国村镇体系的现状 | 第31-33页 |
·我国村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3-41页 |
·村镇规模偏小,数量偏多,差别很大 | 第33-36页 |
·职能定位不清,职能转变相对滞后 | 第36-39页 |
·村镇权力关系失范,行政干预偏多 | 第39-41页 |
三、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村镇体系建设的要求 | 第41-51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 第41-44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 | 第41-42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第42-43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第43-44页 |
·村镇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第44-46页 |
·村镇组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施者 | 第44-45页 |
·村镇居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 第45页 |
·村镇组织是惠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 第45-46页 |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 第46-47页 |
·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村镇体系建设的要求 | 第47-51页 |
·适度的村镇规模 | 第47-48页 |
·明晰的村镇职能 | 第48-50页 |
·规范的村镇关系 | 第50-51页 |
四、部分发达国家的村镇体系建设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 第51-59页 |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 | 第51-52页 |
·部分发达国家的村镇体系建设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 第52-59页 |
·部分发达国家的村镇体系及其统筹城乡的主要做法 | 第52-55页 |
·部分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 第55-57页 |
·对我国村镇体系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 第57-59页 |
五、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完善我国村镇体系的措施 | 第59-68页 |
·完善我国村镇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59页 |
·完善我国村镇体系的措施 | 第59-68页 |
·适度合乡并村,实行动态管理 | 第59-62页 |
·明确村镇职能,加快职能转变 | 第62-66页 |
·规范村镇权力关系,确保村民自治 | 第66-68页 |
六、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