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9-19页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简介 | 第9页 |
| ·病原学 | 第9-10页 |
| ·理化特性 | 第10-11页 |
| ·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 ·病毒蛋白 | 第11-12页 |
| ·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 ·临床症状 | 第13页 |
| ·病理变化 | 第13页 |
| ·诊断方法 | 第13-14页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第13页 |
| ·血清中和试验(SN) | 第13-14页 |
|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 第14页 |
|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 第14页 |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4页 |
| ·防控措施 | 第14-19页 |
| ·成立防控组织,加大工作保障 | 第15页 |
| ·加强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 第15页 |
| ·做好疫情监测和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 第15页 |
| ·结合实际,科学采取预防措施 | 第15-17页 |
| ·加强饲养管理 | 第16页 |
| ·严格控制引种 | 第16页 |
| ·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 第16-17页 |
| ·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 第17页 |
| ·做好防疫与疫病监测,建立无PRRS的无临床症状猪群 | 第17页 |
| ·严抓疫苗免疫 | 第17-18页 |
| ·合理选择疫苗 | 第17-18页 |
| ·制定免疫程序 | 第18页 |
|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 | 第18页 |
| ·药物防治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材料 | 第19-22页 |
| ·样品 | 第19-20页 |
| ·无临床症状猪血样 | 第20页 |
| ·发病猪病料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 ·引物 | 第21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 ·ELISA样品稀释 | 第21页 |
| ·洗泽液的配制 | 第21页 |
| ·RT-PCR相关溶液配制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25页 |
| ·无临床症状猪血清抗体的检测 | 第22-24页 |
| ·操作步骤 | 第22-23页 |
| ·试验成立条件 | 第23页 |
| ·结果判定 | 第23页 |
| ·计算方法 | 第23页 |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发病猪病料多重RT-PCR的检测 | 第24-25页 |
| ·核酸提取 | 第24页 |
| ·一步法RT-PCR扩增 | 第24-25页 |
| ·特异性试验 | 第25页 |
| ·敏感性试验 | 第25页 |
| ·临床病料的多重RT-PCR检测 | 第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无临床症状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第25-27页 |
| ·无临床症状猪不同疫苗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 ·不同品种猪血清中PRRSV抗体的阳性率比较 | 第26页 |
| ·不同年龄段猪血清中PRRSV抗体的阳性率比较 | 第26-27页 |
| ·发病猪病料多重RT-PCR检测结果 | 第27-29页 |
| ·特异性试验 | 第27-28页 |
| ·敏感性试验 | 第28页 |
| ·多重RT-PCR检测病料 | 第28-29页 |
| 4 讨论 | 第29-30页 |
| ·血清学调查结果 | 第29-30页 |
| ·多重RT-PCR检测结果 | 第30页 |
| 5 结论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