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豆类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鹰嘴豆胚胎晚期富集蛋白基因CarLEA793和CarLEA4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LEA蛋白的研究背景第11-13页
   ·LEA蛋白的分类第12页
   ·LEA蛋白氨基酸组成特点第12-13页
   ·LEA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第13页
 2. LE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13-14页
 3. LEA蛋白的表达与生物的胁迫耐受性第14-16页
   ·LEA蛋白家族的基因表达模式第14-15页
   ·LEA蛋白的干燥依赖性加工第15页
   ·LEA蛋白与转基因生物的抗逆性第15-16页
 4. LEA蛋白的保护作用机制第16-18页
   ·LEA蛋白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第16页
   ·LEA蛋白与非还原性糖互作的玻璃化模型第16-17页
   ·与细胞膜结构的结合及对膜的稳定作用第17页
   ·结合金属离子第17页
   ·保护DNA第17-18页
 5. LEA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第18-20页
   ·LEA基因结构第18页
   ·LEA蛋白表达调控第18-20页
 6. LEA蛋白积累与环境胁迫的关系第20-21页
 7. 问题和展望第21-22页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5页
第二章 鹰嘴豆LEA蛋白基因CarLEA793和CarLEA4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5-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32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9页
   ·末端扩增及测序分析第32-33页
   ·cDNA序列全长的分离和克隆第33-35页
   ·DNA序列全长的分离及克隆第35-3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第三章 鹰嘴豆LEA蛋白基因CarLEA793和CarLEA4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1-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植物材料第51页
   ·菌种、质粒与试剂第51页
   ·植物材料的准备第51-52页
   ·引物合成第52-53页
   ·半定量RT-PCR第53页
   ·荧光定量PCR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CarLEA793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4-57页
   ·CarLEA4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7-61页
 3. 讨论第61-65页
   ·CarLEA793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第61-62页
   ·CarLEA4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第62-65页
第四章 鹰嘴豆LEA蛋白基因CarLEA793和CarLEA4的亚细胞定位第65-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植物材料第65页
   ·菌种、质粒与试剂第65-66页
   ·常用试剂和培养基第66页
   ·引物合成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0页
   ·CarLEA793基因编码产物的亚细胞定位第69页
   ·CarLEA4基因编码产物的亚细胞定位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1页
全文结论和工作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第79-8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鹰嘴豆F-box蛋白基因CarF-box1和CarF-box2的克隆、表达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下一篇:抗赤霉病和抗蚜虫小麦转基因载体构建与非抗生素标记筛选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