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身体质量指数与胃癌,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8页
第一章 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第8-11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践意义第8-9页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创新第10-11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1-15页
   ·胃癌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第11-12页
     ·环境和饮食因素第11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第11页
     ·遗传因素第11页
     ·癌前状态第11-12页
   ·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第12页
   ·肥胖相关因子和癌症的关系第12-14页
     ·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IGF)第12页
     ·瘦素及其受体(LEP)第12-13页
     ·浆脂联素第13页
     ·慢性炎症第13页
     ·胃泌素第13页
     ·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PPAR)第13页
     ·雌激素第13-14页
   ·身体质量指数第14-15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结果第15-33页
   ·研究对象第15页
   ·统计方法与观察指标第15-16页
     ·统计学方法第15-16页
     ·观察指标第16页
   ·样本描述第16-17页
     ·胃癌患者及其对照组第16页
     ·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对照组第16-17页
   ·研究结果第17-33页
     ·胃癌患者和对照组的BMI比较第17-24页
     ·结直肠癌患者和对照组的BMI比较第24-33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33-35页
   ·讨论第33页
   ·局限与研究展望第33-35页
     ·局限与不足第33-34页
     ·研究展望第34-35页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综述第43-49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附录第50-52页
附图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靶向抑制ATF5功能对紫杉醇诱导的SW1990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抑癌基因RASSF1A和RUNX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