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淹没古树名木现状评估与保护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保护物种资源的需要 | 第11页 |
·城市绿化的需要 | 第11-12页 |
·国内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古树名木定义及分类 | 第12-13页 |
·国外古树名木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古树名木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金沙江下游古树名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9-27页 |
·调查范围和方法 | 第19页 |
·调查范围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27页 |
·总体情况 | 第19-20页 |
·种类和数量分析 | 第20-21页 |
·不同区域的古树名木分布情况分析 | 第21-23页 |
·保护类型分析 | 第23-24页 |
·年龄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权属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金沙江下游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 | 第27-32页 |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选择 | 第27页 |
·综合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及涵义 | 第27-30页 |
·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 第27-28页 |
·各层次指标涵义 | 第28-30页 |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金沙江下游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 | 第32-39页 |
·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2-34页 |
·体系构建原则 | 第32页 |
·体系架构 | 第32-33页 |
·构建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结果 | 第33-34页 |
·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评价体系指标涵义及定量方法 | 第34-36页 |
·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评价体系指标涵义 | 第34-35页 |
·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评价体系定量方法 | 第35-36页 |
·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五章 金沙江下游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探讨 | 第39-42页 |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和监测体系 | 第39页 |
·分类别的处理措施 | 第39-40页 |
·移植保护 | 第39页 |
·育苗替代 | 第39-40页 |
·基因离体保存 | 第40页 |
·移植保护方式探讨 | 第40-41页 |
·就近后靠保护 | 第40页 |
·集中移植保护 | 第40页 |
·就近后靠和集中移植相结合 | 第40-41页 |
·完善和落实移植后的保护管理责任制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1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得分表 | 第46-57页 |
附录2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可行性研究得分表 | 第5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