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炼油污泥主要处理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 第10-12页 |
·焚烧法 | 第10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0-11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11页 |
·化学热洗处理 | 第11-12页 |
·焦化处理 | 第12页 |
·“三泥”的燃料化 | 第12页 |
·微波辐照法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炼油污泥与微波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炼油污泥 | 第16-17页 |
·炼油污泥的来源及特性 | 第16-17页 |
·炼油污泥的危害和资源化利用 | 第17页 |
·微波技术 | 第17-20页 |
·微波概述 | 第17-18页 |
·微波的热效应 | 第18页 |
·微波的非热效应 | 第18-19页 |
·微波处理优点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炼油污泥样品组成分析实验 | 第20-28页 |
·实验条件 | 第20-2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炼油污泥样品 | 第21-22页 |
·实验内容 | 第22-26页 |
·炼油污泥含水率的测量 | 第22-24页 |
·炼油污泥含油率的测量 | 第24-25页 |
·炼油污泥含固率的测量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微波处理浮选池浮渣的实验研究 | 第28-44页 |
·实验条件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浮选池浮渣样品 | 第29页 |
·实验内容 | 第29-34页 |
·传统絮凝剂法对浮选池浮渣处理的实验研究 | 第29-30页 |
·微波功率对浮选池浮渣处理的实验研究 | 第30-32页 |
·微波作用时间对浮选池浮渣处理的实验研究 | 第32-33页 |
·最佳微波处理条件下加入絮凝剂对浮选池浮渣处理的实验研究 | 第33-34页 |
·均匀设计法的优化实验 | 第34-38页 |
·均匀设计法简介 | 第34-35页 |
·均匀设计法的应用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微波处理浮渣后的液相分析实验 | 第38-41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微波处理浮渣后的固相分析实验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微波处理隔油池底泥的实验研究 | 第44-60页 |
·实验条件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4-45页 |
·隔油池底泥样品 | 第45页 |
·实验内容 | 第45-52页 |
·微波功率对隔油池底泥热解效果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45-48页 |
·微波作用时间对隔油池底泥热解效果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48-49页 |
·加活性炭微波功率对隔油池底泥热解效果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49-51页 |
·加活性碳微波作用时间对隔油池底泥热解效果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51-52页 |
·微波处理产物的对比分析实验 | 第52-57页 |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 | 第53-55页 |
·液相色谱分析实验 | 第55-57页 |
·隔油池底泥固体残渣评价分析 | 第57-59页 |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实验方法步骤 | 第5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微波处理炼油污泥的数学模型 | 第60-6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62-63页 |
·计算步骤 | 第63页 |
·计算结果 | 第63-64页 |
·第一阶段 | 第63-64页 |
·第二阶段 | 第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页 |
·建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详细摘要 | 第7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