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委托执行制度实证研究--以桐庐法院经验为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委托执行制度概述第11-20页
 第一节 委托执行的概念、特征、适用条件及程序第11-17页
  一、 委托执行的概念、特征第11-12页
  二、 委托执行在理论上的优势第12-15页
  三、 委托执行的适用条件第15-16页
  四、 委托执行的办理程序第16-17页
 第二节 委托执行制度的立法演进第17-20页
  一、 委托执行制度的草创阶段第17-18页
  二、 委托执行制度的强化阶段第18-19页
  三、 委托执行制度的重构阶段第19-20页
第二章 桐庐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现地调查第20-27页
 第一节 桐庐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第20-23页
  一、 委托执行案件数量所占比重小,但呈上升趋势第20-21页
  二、 委托执行和受托执行案件类型不一第21-22页
  三、 受托执行案件执结率、到位率较高,但委托执行案件无法统计第22-23页
 第二节 桐庐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主要特点第23-27页
  一、 完备委托执行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第23-24页
  二、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认识水平和工作理念第24页
  三、 健全委托执行和受托执行案件的监督机制第24-25页
  四、 加大对委托执行的工作力度第25-26页
  五、 加大委托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第26页
  六、 建立委托执行案件的风险评估、跟踪、联系协作制度第26-27页
  七、 实行委托执行案件执行救助制度第27页
第三章 委托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7-36页
 一、 委托执行和受托执行效果不一第28-29页
 二、 法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第29-30页
 三、 委托执行的办案效率不理想第30-31页
 四、 受托执行法院对待委托执行案件随意性较大第31-32页
 五、 移交的委托执行材料或者法律文书存在瑕疵第32-33页
 六、 申请执行人对委托执行态度“内外有别”第33页
 七、 异地直接执行效果不理想,事先报批程序基本搁置第33-34页
 八、 法院之间权力及职责划分不清第34-35页
 九、 对委托执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够科学第35-36页
第四章 委托执行之改进及跨辖区执行的突破第36-45页
 第一节 跨辖区执行的突破——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第36-39页
  一、 扩大执行联动机制的覆盖范围,加强法院之间的协作第37页
  二、 建立更为完善的财产协助查询机制,扩大协查范围第37-38页
  三、 可以考虑用事项委托执行制度逐步替代委托执行制度第38页
  四、 彻底解决委托执行难问题,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大执行联动机制框架第38-39页
 第二节 对委托执行制度本身的改进第39-42页
  一、 加强和改进对委托执行工作的法律监督第39-41页
  二、 合理的划分委托法院和受托执行法院的权力和责任第41-42页
 第三节 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改进第42-45页
  一、 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委托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第43-44页
  二、 改革现有的执行绩效考核统计方法和考核制度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完善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执行回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