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1-18页 |
| ·病例来源与分组 | 第11-13页 |
|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 ·病例分组 | 第11-12页 |
| ·病例构成分析 | 第12-13页 |
|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 第14-16页 |
| ·临床疗效观察 | 第15页 |
| ·鼻腔灌洗液EOS计数 | 第15-16页 |
| ·外周血IL-12含量检测 | 第16页 |
| ·统计方法 | 第16-1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 ·临床疗效 | 第18-20页 |
| ·症状体征总分 | 第18-19页 |
| ·临床观察有效率比较 | 第19-20页 |
| ·鼻腔灌洗液EOS计数结果 | 第20-21页 |
| ·外周血IL-12含量检测结果 | 第21-23页 |
| 3 讨论 | 第23-34页 |
| ·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5页 |
| ·现代医学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机制的认识 | 第25-27页 |
| ·中医对穴位贴敷法的认识 | 第27-29页 |
| ·穴位贴敷法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 ·穴位贴敷法的选穴与选药 | 第28-29页 |
| ·现代医学对穴位贴敷法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穴位贴敷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穴位贴敷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EOS数目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穴位贴敷法对外周血IL-12数目的影响 | 第32-34页 |
| 4 结论 | 第34-35页 |
| 附图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一 诊疗记录 | 第40-42页 |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第42-57页 |
| 附录三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研究课题及著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