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健脾疏肝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缩略语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第12-23页
 一、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第12-16页
  (一) 对病名的认识第12页
  (二)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2-14页
  (三) 辨证分型第14页
  (四) 治疗第14-16页
 二、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第16-23页
  (一) 发病机理第16-19页
  (二) 治疗第19-21页
  (三) 动物模型第21-22页
  (四) PCNA、COX-2与RE的相关性第22-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3页
 一、临床资料第23-27页
  (一) 西医诊断标准第23-24页
  (二) 中医辨证标准第24页
  (三) 纳入标准第24页
  (四) 病例排除标准第24页
  (五)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第24-25页
  (六) 一般资料第25-27页
 二、治疗方法第27-28页
 三、观察指标第28页
 四、疗效评定标准第28-29页
 五、统计学处理方法第29页
 六、治疗结果第29-32页
  (一) 症状疗效评定第29-31页
  (二) 内镜疗效评定第31页
  (三) 远期疗效评定第31页
  (四) 不良反应情况第31-32页
 七、临床结果分析第32-33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3-40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一) 实验材料第33页
  (二) 实验方法第33-35页
   1、造模第33页
   2、分组给药第33页
   3、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第33-34页
   4、实验指标的检测和观察标准第34-35页
   5、统计学处理第35页
 二、结果第35-38页
 三、实验结果分析第38-40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0-46页
 一、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及治法的探讨第40-41页
  (一) 脾虚肝郁,胃气上逆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病机第40-41页
  (二) 健脾疏肝、行气降逆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第41页
 二、健脾疏肝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理探讨第41-44页
  (一) 组方分析第41-42页
  (二) 现代药理研究第42-43页
  (三) 作用机理探讨第43-44页
 三、研究成果第44页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第44-46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46-47页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第47-52页
第七部分 附录第52-58页
第八部分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代谢紊乱不同阶段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清养化痰宁络法对支气管扩张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