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关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13-22页 |
·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 第13-16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 第15-16页 |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16-20页 |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成就 | 第16-17页 |
·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 | 第17-18页 |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第18-20页 |
·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湖北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自然资源概况 | 第22页 |
·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可持续发展概况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28-4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28页 |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29页 |
·基于正成分分析法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第29-42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 第29-31页 |
·原始数据 | 第31-33页 |
·湖北省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第33-40页 |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基于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湖北省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 第42-46页 |
·计算各个子系统的指标权重 | 第42-43页 |
·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模型评价分析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湖北省可持续协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建议 | 第46-4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促进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