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 转移支付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财政转移支付与区域经济差异的一般界定 | 第15-17页 |
·转移支付的内涵 | 第15页 |
·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 第15-16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 | 第16-17页 |
·转移支付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积极作用 | 第17-18页 |
·转移支付有利于调节各级政府财政失衡 | 第17-18页 |
·转移支付有利于弥补辖区外溢性 | 第18页 |
·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第18页 |
·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机制 | 第18-20页 |
2 我国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转移支付实践 | 第20-31页 |
·我国近十年财政转移支付的发展历程 | 第20-25页 |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总量的变化轨迹 | 第20-21页 |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演变 | 第21-25页 |
·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尝试 | 第25页 |
·近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果分析 | 第25-31页 |
·从人均 GDP 角度分析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果 | 第26-28页 |
·从人均财政收入角度分析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果 | 第28-31页 |
3 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计量分析 | 第31-35页 |
·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理论依据及模型的提出 | 第31-33页 |
·数据与回归变量的确定 | 第33页 |
·实证分析及结论 | 第33-35页 |
·对转移支付法中“因素法”的计量分析 | 第35-39页 |
·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因素 | 第35页 |
·模型构建及数据选取 | 第35-36页 |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36-39页 |
4 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实践 | 第39-42页 |
·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践 | 第39-40页 |
·德国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践 | 第40-41页 |
·日本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践 | 第41-42页 |
·发达国家转移支付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践经验总结 | 第42-44页 |
·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明确 | 第42页 |
·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划分明确 | 第42页 |
·转移支付需要法律保证 | 第42-43页 |
·科学规范的选择转移支付分配方法 | 第43页 |
·多种转移支付方式搭配使用 | 第43-44页 |
5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转移支付对策选择 | 第44-48页 |
·建立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为目标的转移支付机制 | 第44页 |
·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 | 第44-45页 |
·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转移支付结构 | 第45-46页 |
·探索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 | 第46页 |
·按“因素法”合理计算转移支付额 | 第46-47页 |
·完善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及监督考评机制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