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前言 | 第11-13页 |
1 环境雌激素生物标志物筛选体系与鱼类卵黄脂磷蛋白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环境雌激素的生物标志物筛选体系 | 第13-15页 |
·环境雌激素的种类 | 第13-14页 |
·生物标志物在环境雌激素筛选方面的应用 | 第14-15页 |
·鱼类卵黄脂磷蛋白性质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来源 | 第16-17页 |
·卵黄脂磷蛋白种类与结构 | 第17-18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18-19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分子量 | 第19-21页 |
·卵黄脂磷蛋白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卵黄脂磷蛋白纯化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展望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金鱼卵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 | 第26-41页 |
·前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27-2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 | 第28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特征性染色 | 第28-29页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29页 |
·分子量的确定 | 第29-30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热稳定性检测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0-33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染色鉴定 | 第33-34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第34-35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分子量测定 | 第35-36页 |
·卵黄脂磷蛋白的热稳定性检测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3 金鱼卵黄脂磷蛋白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 | 第41-52页 |
·前言 | 第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卵黄脂磷蛋白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 第42页 |
·抗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42-43页 |
·抗血清的特异性分析 | 第43页 |
·免疫电泳技术检测抗血清专一性 | 第43页 |
·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43-44页 |
·卵黄原蛋白与卵黄脂磷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 第44页 |
·多抗血清检出限测定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4页 |
·Lv 抗血清的特异性分析 | 第44-45页 |
·抗血清专一性检测 | 第45-46页 |
·抗血清特异性检测 | 第46-47页 |
·卵黄原蛋白和卵黄脂磷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 第47-48页 |
·抗血清检出限测定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抗血清与其他鱼类卵黄原蛋白的交叉反应 | 第52-59页 |
·前言 | 第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免疫印迹检测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鲤鱼和鲫鱼卵黄原蛋白与抗血清的交叉反应 | 第53-54页 |
·斑马鱼卵黄原蛋白与抗血清的交叉反应 | 第54-55页 |
·美国红鱼卵黄原白与抗血清的交叉反应 | 第55-56页 |
·石鲽卵黄原蛋白与抗血清的交叉反应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