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

基于支撑向量聚类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算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引言第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论文内容介绍及结构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雷达信号分选基础与参数分析第11-31页
   ·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原理第11-12页
   ·PRI 类型分析第12-15页
     ·常规 PRI第12页
     ·抖动 PRI第12-13页
     ·参差 PRI第13页
     ·PRI 正弦调制第13-14页
     ·PRI 滑变第14页
     ·PRI 脉组捷变第14页
     ·PRI 脉冲群第14-15页
     ·受控 PRI第15页
   ·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的参数分析与测量第15-18页
     ·到达时间(TOA)第16页
     ·到达方向角(DOA)第16页
     ·载频(RF)第16-17页
     ·脉冲宽度(PD)第17页
     ·脉冲幅度(PA)第17页
     ·脉内调制特征(F)第17-18页
     ·极化特性(PO)第18页
   ·影响信号分选的因素第18-20页
   ·直方图算法分析第20-25页
     ·累积差值分直方图算法(CDIF)第21-22页
     ·顺序差值直方图算法(SDIF)第22-23页
     ·实验仿真结果第23-25页
   ·PRI 变换法第25-31页
     ·PRI 变换原理第25-28页
     ·检测门限的确定第28-31页
第三章 基于聚类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第31-43页
   ·聚类算法简介第31页
   ·模糊 C-均值(FCM)算法分析第31-34页
   ·雷达辐射源信号的 FCM 参数优选自适应算法第34-38页
     ·参数 c 的自适应方法第34-36页
     ·权重指数 m 的优选方法第36-3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支撑向量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第43-59页
   ·支撑向量聚类算法第43-47页
     ·聚类边界的确定第43-46页
     ·数据对象的界定第46-47页
   ·支撑向量聚类算法有效性测量方法第47-49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9-59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MCW小型SAR信号处理机设计
下一篇:TPC编码与CPM串行级联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