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的一种当代语义--混搭风格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混搭风格概述 | 第15-33页 |
·混搭 | 第15页 |
·混搭风格的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18 世纪末-19 世纪末——工业革命 | 第15-16页 |
·20 世纪初-60 年代——现代主义 | 第16-17页 |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 | 第17-20页 |
·哲学根源 | 第20-21页 |
·存在主义现象学 | 第20页 |
·现代解释学 | 第20-21页 |
·解构主义 | 第21页 |
·混搭风格的发展境遇 | 第21-25页 |
·时代与科技的呼吁 | 第22页 |
·文化与生活的转变 | 第22-23页 |
·观念与思想的影响 | 第23-25页 |
·混搭风格的特性 | 第25-28页 |
·文化特性 | 第25-26页 |
·意向特性 | 第26-27页 |
·交流特性 | 第27页 |
·个性特性 | 第27-28页 |
·混搭在设计领域的表现与比较 | 第28-33页 |
·室内家居设计 | 第28-30页 |
·产品设计 | 第30-31页 |
·广告设计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混搭风格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思考 | 第33-38页 |
·时代的“活”设计 | 第33-36页 |
·情感性 | 第34-35页 |
·秩序性 | 第35-36页 |
·和谐性 | 第36页 |
·精致性 | 第36页 |
·混搭在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 第36-38页 |
·审美价值 | 第36-37页 |
·市场价值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混搭风格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 第38-52页 |
·图形混搭 | 第38-40页 |
·异质同构 | 第38-39页 |
·正负图形 | 第39-40页 |
·文字混搭 | 第40-42页 |
·加减组合 | 第40-41页 |
·图文字 | 第41-42页 |
·字中字 | 第42页 |
·色彩混搭 | 第42-50页 |
·色彩温度 | 第44-45页 |
·色彩风度 | 第45-50页 |
·结构材料混搭 | 第50-52页 |
·结构混搭 | 第50-51页 |
·材料混搭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包装混搭设计的流程与未来展望 | 第52-54页 |
·包装混搭设计的流程 | 第52页 |
·包装混搭设计的未来展望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