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奥巴马政府东亚“巧实力”外交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价值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第7-9页 |
三、 论文研究方案及创新之处 | 第9-12页 |
第一章 “巧实力”外交的概念界定及时代背景分析 | 第12-26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2-22页 |
(一) “巧实力”概念缘起 | 第12-18页 |
(二) “巧实力”外交理念贯彻 | 第18-22页 |
二、 时代背景 | 第22-26页 |
(一) 美国国内背景 | 第22-23页 |
(二) 全球形势变化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对东亚的“巧实力”外交实践 | 第26-34页 |
一、 东亚政策调整 | 第26-30页 |
(一) 与东南亚的政治接触 | 第26-27页 |
(二) 与中国的经济交流 | 第27-28页 |
(三) 与日韩的安全合作 | 第28-30页 |
二、 对华政策调整 | 第30-34页 |
(一) 防务上的不完全合作 | 第30-31页 |
(二) 外交上的防范接触 | 第31页 |
(三) 发展上的有限支持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的战略构想与特点 | 第34-44页 |
一、 “巧实力”外交的战略构想 | 第34-35页 |
(一) “巧实力”外交战略的提出 | 第34页 |
(二) “巧实力”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二、 “巧实力”外交战略的特点分析 | 第35-41页 |
(一) 实用主义外交理论的继承 | 第36-37页 |
(二) 霸权主义外交战略的延续 | 第37-39页 |
(三) 软实力手段优先 | 第39-40页 |
(四) 金融危机为重 | 第40-41页 |
三、 “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实质及影响 | 第41-44页 |
(一) 实质 | 第42页 |
(二) 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对中国的“巧实力”外交——以南海问题为例 | 第44-61页 |
一、 南海问题的原因 | 第44-51页 |
(一) 地区概述 | 第44-47页 |
(二) 国际法体系状况 | 第47-49页 |
(三) 中国政府温和的管理方式 | 第49-51页 |
二、 美国政府的外交态度变化 | 第51-54页 |
(一) 不介入 | 第51页 |
(二) 从中立走向干涉 | 第51-52页 |
(三) 积极介入 | 第52-54页 |
三、 中国的反应 | 第54-57页 |
(一) 搁置争议,和平协商 | 第54-55页 |
(二) 双边解决,反对国际化 | 第55-57页 |
四、 就南海问题的思考 | 第57-61页 |
(一) 原因分析 | 第57-58页 |
(二) 具体方案 | 第58-61页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启示 | 第61-63页 |
一、 现存问题 | 第61页 |
(一) 国际力量的仇视 | 第61页 |
(二) 国内发展的需求 | 第61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一) 硬实力:韬光养晦,和平发展 | 第61-62页 |
(二) 软实力:重塑形象,合纵连横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