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老区高台子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英台老区概况 | 第11-14页 |
·英台老区地质概况 | 第11页 |
·开发简况及开发现状 | 第11页 |
·开发中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第14-29页 |
·油藏精细地质建模技术 | 第14页 |
·英台老区高台子油藏三维地质建模基础数据准备 | 第14-16页 |
·建模的基础资料即一体化数据库 | 第14页 |
·各类基础资料的格式要求及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英台老区高台子油藏地质建模中的数据加载 | 第15-16页 |
·英台老区高台子油藏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第16-29页 |
·油藏精细地质建模的工作流程 | 第16页 |
·储层概念模型建立 | 第16-17页 |
·构造建模 | 第17-19页 |
·砂泥岩相建模 | 第19-22页 |
·相控属性建模 | 第22-24页 |
·储量复算 | 第24-26页 |
·模型粗化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油藏油水变化规律研究 | 第29-37页 |
·四性关系研究 | 第29-32页 |
·有效厚度 | 第29-30页 |
·有效孔隙度 | 第30-31页 |
·空气渗透率 | 第31-32页 |
·原始含油饱和度 | 第32页 |
·油水边界划分方法研究 | 第32-37页 |
·划分油水边界的做法 | 第33-34页 |
·油藏原始油水边界的确定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天然水驱效果评价 | 第37-55页 |
·天然水驱效果评价 | 第37-41页 |
·油层动用状况及井网控制程度 | 第37-39页 |
·含水上升率 | 第39-41页 |
·天然水驱能量评价 | 第41-43页 |
·措施效果评价 | 第43-55页 |
·从措施工作量分布看 | 第44-45页 |
·从各类措施的措施效果来看 | 第45-46页 |
·主要措施效果分析 | 第46-55页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潜力方向 | 第55-71页 |
·分层产状研究 | 第55-63页 |
·分层产能的劈分方法研究 | 第55-61页 |
·各小层开发状况分析 | 第61-63页 |
·综合潜力的分析与评价 | 第63-71页 |
·综合潜力分布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综合潜力分布状况分析 | 第64-71页 |
第六章 综合调整方法研究 | 第71-77页 |
·综合调整思路 | 第71页 |
·主要的综合调整措施 | 第71-77页 |
·利用浮力开采剩余油的可行性 | 第71-72页 |
·应用浮力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试验 | 第72-73页 |
·综合调整方法及措施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摘要 | 第82-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