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社会公共利益内涵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司法的功能、作用、机制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 | 第15-24页 |
(一) 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 | 第15-17页 |
(二) 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利益的比较分析 | 第17-20页 |
1、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 第17-19页 |
2、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 第19-20页 |
3、社会公共利益与多数人、少数人利益的关系 | 第20页 |
(三) 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结构 | 第20-24页 |
1、以内容为视角看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构 | 第21-22页 |
2、以价值为视角看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构 | 第22页 |
3、以主客体关系的表现形式为视角看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构 | 第22-24页 |
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社会和谐、社会冲突 | 第24-29页 |
(一) 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和谐、社会冲突 | 第24-25页 |
(二) 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 | 第25-29页 |
三、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与救济 | 第29-43页 |
(一) 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概念 | 第29-30页 |
(二) 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基本价值取向 | 第30-36页 |
1、利益协调与均衡 | 第30-31页 |
2、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与国家本位 | 第31-34页 |
3、人权至上 | 第34-35页 |
4、程序正义 | 第35-36页 |
(三) 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着眼点 | 第36-40页 |
(四) 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功能 | 第40-43页 |
1、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解决 | 第40-41页 |
2、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 | 第41页 |
3、人权保护 | 第41页 |
4、推动社会变革 | 第41-42页 |
5、民主参与实现 | 第42-43页 |
四、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43-48页 |
(一)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现状 | 第43-44页 |
(二)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优势 | 第44-46页 |
1、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第44-45页 |
2、相互呼应性 | 第45页 |
3、广泛的社会参与性 | 第45页 |
4、专门化的个人和机构出现 | 第45-46页 |
(三)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缺陷 | 第46-48页 |
1、法律程序的限制 | 第46页 |
2、法院司法能力的限制 | 第46-47页 |
3、案件本身的法律基础不牢固 | 第47页 |
4、多重利益取舍的困境 | 第47-48页 |
五、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48-56页 |
(一) 基本观念和精神的创新与变革 | 第48-50页 |
(二) 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制度化 | 第50-53页 |
(三) 司法各环节保护机制建设与完善 | 第53-54页 |
1、立案方面 | 第53页 |
2、审判方面 | 第53-54页 |
3、执行方面 | 第54页 |
4、监督方面 | 第54页 |
(四) 强化司法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社会保护职能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