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莫里森小说研究

致谢第1-5页
内容提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24页
引言第24-46页
 第一节 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第二节 莫里森的弗洛伊德情结第29-40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第40-44页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各章节内容第44-46页
第一章 精神分裂人的心灵解读第46-73页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佩克拉的虚幻的自我意识第48-53页
 第二节 《秀拉》中夏德拉克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第53-59页
 第三节 《宠儿》中贝比·萨格斯的精神防御第59-65页
 第四节 《爵士乐》中维奥莱特大脑中的“裂纹”第65-73页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人格变奏第73-105页
 第一节 《秀拉》中奈尔的心路历程第75-83页
 第二节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人格结构第83-92页
 第三节 《宠儿》中塞丝的记忆固着与创伤性癔症第92-98页
 第四节 《爵士乐》中乔·特雷丝的俄狄浦斯情结第98-105页
第三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力比多演绎第105-123页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波莉与《所罗门之歌》中露丝被压抑的力比多第107-114页
 第二节 《秀拉》中夏娃和《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力比多动力转移第114-123页
第四章 对莫里森小说中两种梦的阐释第123-141页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波莉和《秀拉》中夏娃来自意识的梦第124-131页
 第二节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来自潜意识的梦第131-141页
结论第141-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多边监管--实践与成效
下一篇:引言与结论的呼应:基于英汉博士论文体裁的元话语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