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伺服系统噪声与振动问题的描述 | 第10-11页 |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数控机床伺服精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与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与振动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理论 | 第18-20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场 | 第18-19页 |
·气隙中电磁力波的计算 | 第19-20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振动及模态理论 | 第20-24页 |
·经典振动方程 | 第20-22页 |
·模态分析 | 第22-24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与振动的分析 | 第24-30页 |
·理想流体声场波动方程 | 第24-26页 |
·声波传播的声固耦合 | 第26-27页 |
·噪声与振动的参量 | 第27-28页 |
·电动机噪声与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场分析和模态振动分析 | 第30-4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负载电磁场分析 | 第30-36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模型及其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30-3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分析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2-3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分析结果 | 第33-36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二维动态磁场分析 | 第36-38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模态分析及共振 | 第38-41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模态分析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8-39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模态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与振动分析 | 第42-5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态动力分析 | 第42-47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态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态动力分析载荷处理 | 第43-44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态动力分析结果处理 | 第44-47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声场分析 | 第47-5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声场分析的模型建立与载荷处理 | 第47-49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声场分析结果处理 | 第49-5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信号的频谱分析与评价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定子参数变化对永磁同步电动机噪声与振动的影响 | 第53-68页 |
·几种不同的结构方案 | 第53-56页 |
·弧线型槽形与折线型槽形 | 第53-54页 |
·定子闭口槽口的不同接触模式 | 第54-55页 |
·定子齿内表面边界的形状 | 第55-56页 |
·各种方案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噪声评价 | 第56-67页 |
·弧线型与折线型槽形电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 | 第56-60页 |
·点接触与线接触闭口槽口电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 | 第60-63页 |
·不同定子齿内表面边界形状电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 | 第63-65页 |
·各种方案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