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连铸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宽厚板生产技术 | 第13-16页 |
·宽厚板生产的重要性 | 第13页 |
·宽厚板生产工艺 | 第13-14页 |
·宽厚板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 第14-16页 |
·影响宽厚板表面裂纹的因素 | 第16-23页 |
·钢水浇铸温度的影响 | 第16页 |
·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16-21页 |
·结晶器保护渣的影响 | 第21-22页 |
·结晶器振动的影响 | 第22页 |
·结晶器冷却制度和二次冷却制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矫直温度的影响 | 第23页 |
·轧制制度的影响 | 第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宽厚板表面裂纹形成机理研究 | 第25-37页 |
·边部横裂纹 | 第25-27页 |
·边部横裂纹的特征 | 第25-26页 |
·边部横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26-27页 |
·边部直裂纹 | 第27-30页 |
·边部直裂纹的特征 | 第27-28页 |
·边部直裂纹的金相分析 | 第28页 |
·边部直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28-30页 |
·表面横裂纹 | 第30-32页 |
·表面横裂纹的特征 | 第30-31页 |
·表面横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31-32页 |
·表面纵裂纹 | 第32-34页 |
·表面纵裂纹的特征 | 第32-33页 |
·表面纵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33-34页 |
·侧弧“炸裂”缺陷 | 第34-35页 |
·侧弧“炸裂”缺陷的特征 | 第34-35页 |
·侧弧“炸裂”缺陷的形成机理 | 第35页 |
·表面星状裂纹 | 第35-37页 |
·表面星状裂纹的特征 | 第35-36页 |
·表面星状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36-37页 |
第3章 微合金宽厚板坯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37-49页 |
·宽厚板坯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目的 | 第37页 |
·取样及试验方案 | 第37-39页 |
·取样方案 | 第37-38页 |
·试验方案 | 第38-39页 |
·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AH36钢铸坯高温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的测试与研究 | 第40-41页 |
·Q345E钢铸坯高温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的测试与研究 | 第41-43页 |
·45钢铸坯高温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的测试与研究 | 第43-44页 |
·A36-1B钢铸坯高温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的测试与研究 | 第44-45页 |
·A36-1B钢断口形貌及晶界析出物分析 | 第45-49页 |
第4章 宽厚板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49-75页 |
·钢水成分的优化 | 第49-50页 |
·结晶器保护渣的优化 | 第50-51页 |
·浇铸工艺的优化 | 第51-53页 |
·非稳态浇铸工艺的优化 | 第51-52页 |
·加强设备维护,减少断面更改频率 | 第52-53页 |
·二次冷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 第53-72页 |
·喷嘴冷态性能测试 | 第53-65页 |
·二次冷却系统的分析 | 第65-70页 |
·二次冷却系统的优化 | 第70-72页 |
·实际生产应用效果 | 第72-7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第85-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9页 |
论文包含图、表、公式及文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