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选题原因 | 第6-9页 |
第一章 "易中天现象"的描述 | 第9-22页 |
第一节 《百家讲坛》推动"易中天现象"生成 | 第9-16页 |
第二节 "易中天现象"描述 | 第16-22页 |
第二章 "易中天现象"中易中天的身份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易中天的教授、专家身份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易中天的"学术超男"身份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易中天的"说书人"身份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文化交锋与易中天身份的建构及解构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央视代表的媒体文化权力与易中天身份的建构与解构 | 第31-37页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权力对易中天身份的解构与建构 | 第37-42页 |
第三节 学术文化权力对易中天身份的解构与建构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著作 | 第47页 |
论文 | 第47-48页 |
电子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