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主持人是“演播空间”及“个性创作”的主人 | 第7-10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特性的要求 | 第7-8页 |
第二节 主持人需要拥有“个性形象” | 第8-10页 |
第二章 “演播空间”与主持人“个性形象”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 第10-14页 |
第一节 主持人的“共性要求” | 第10页 |
第二节 同一主持人,在不同演播空间中的个性形象 | 第10-12页 |
·内在气质表现出个性形象不同 | 第10-11页 |
·外在形象表现出个性形象不同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同一节目的不同演播空间主持人的个性形象 | 第12页 |
第四节 同一演播空间不同主持人的个性形象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在高校培养“未来主持人”在演播空间中的个性形象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培养良好的状态与未来演播空间中的个性形象相统一 | 第14-16页 |
·培养良好的生活状态 | 第14-15页 |
·培养良好的学习状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应注重“个性形象”的培养 | 第16页 |
·大一、大二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 第16页 |
·大三开始完善自我的“个性形象” | 第16页 |
第三节 “三态统一”,创造鲜明的“个性形象” | 第16-18页 |
后记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作者介绍 |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