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5页 |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 ·水声换能器及阵列的发展 | 第12-15页 |
| ·阵列信号处理 | 第15-22页 |
| ·数据无关的阵列加权设计 | 第16-18页 |
| ·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18-19页 |
| ·波达方位估计 | 第19-21页 |
| ·宽带阵列信号处理 | 第21-22页 |
| ·矢量水听器及矢量信号处理 | 第22-26页 |
| ·阵列与快拍的数学模型 | 第26-30页 |
| ·阵列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 ·快拍数据模型 | 第27-30页 |
| ·二阶锥规划 | 第30-3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 第2章 二阶锥规划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35-5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目标方位CRB | 第35-36页 |
| ·目标方位最大似然估计 | 第36-37页 |
| ·MVDR | 第37-38页 |
| ·MUSIC | 第38-40页 |
| ·基于维纳滤波的常规波束形成 | 第40-44页 |
| ·空域维纳滤波原理 | 第40-41页 |
| ·数值仿真 | 第41-44页 |
| ·基于L_∞范数约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 第44-52页 |
| ·基于L_∞范数约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 ·数值仿真 | 第45-48页 |
| ·基于Lm范数约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稳健性分析 | 第48-50页 |
| ·海试数据处理 | 第50-52页 |
| ·welch滑动窗法估计互谱密度矩阵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3章 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 第55-89页 |
| ·声矢量阵自然指向性 | 第55-56页 |
| ·声矢量均匀直线阵常规波束形成 | 第56-60页 |
| ·声矢量阵宽带非相干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 第60-64页 |
| ·基于空间重采样的矢量阵相干信号子空间最优波束形成 | 第64-70页 |
| ·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 第70-74页 |
| ·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74-81页 |
| ·声压阵与矢量阵波束形成比较 | 第74-76页 |
| ·方位分辨能力 | 第76-79页 |
| ·强干扰中的弱目标检测 | 第79-80页 |
| ·方位估计性能 | 第80-81页 |
| ·矢量阵海试数据处理 | 第81-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4章 频率方差加权波束形成检测器 | 第89-112页 |
| ·引言 | 第89-90页 |
| ·瞬时频率方差 | 第90-94页 |
| ·频率方差加权波束形成检测器 | 第94-98页 |
| ·频率方差加权常规波束形成检测器 | 第96-97页 |
| ·频率方差加权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检测器 | 第97-98页 |
| ·STMV递归算法 | 第98-100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00-110页 |
| ·多线谱处理 | 第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 结论 | 第112-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2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6-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8页 |
| 附录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