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夺公司机会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篡夺公司机会的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篡夺公司机会的涵义 | 第10-14页 |
·公司机会的概念 | 第10-11页 |
·公司机会的法律性质 | 第11-14页 |
·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界定 | 第14页 |
·篡夺公司机会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区别 | 第14-18页 |
·篡夺公司机会与竞业行为 | 第14-16页 |
·篡夺公司机会与侵占公司财产 | 第16-17页 |
·篡夺公司机会与侵犯商业秘密 | 第17-18页 |
·对篡夺公司机会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对忠实义务进行完善的需要 | 第18页 |
·保护公司期待利益的需要 | 第18-20页 |
2 国外篡夺公司机会的立法例及其评价 | 第20-30页 |
·国外对篡夺公司机会适用标准的演进 | 第20-26页 |
·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在美国的发展 | 第20-24页 |
·英国针对篡夺公司机会的立法实践之演进 | 第24-26页 |
·篡夺公司机会的例外规定 | 第26-27页 |
·义务主体利用公司机会的必要性 | 第26页 |
·义务主体利用公司机会的条件 | 第26-27页 |
·国外篡夺公司机会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0页 |
·关于篡夺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27-28页 |
·关于篡夺公司机会的例外规定 | 第28-30页 |
3 我国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30-41页 |
·篡夺公司机会之我国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现实层面——义务主体篡夺公司机会的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立法层面——制裁篡夺公司机会行为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31-32页 |
·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32-41页 |
·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认定 | 第32-37页 |
·篡夺公司机会救济途径的完善 | 第37-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