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覆盖网络中的组播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组播研究现状第10-16页
     ·IP组播第10-11页
       ·IP组播概述第10页
       ·IP组播分类和组播协议第10-11页
       ·IP组播存在的问题第11页
     ·应用层组播第11-16页
       ·应用层组播概述第11-12页
       ·应用层组播分类第12-16页
       ·应用层组播的评价标准第16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P2P覆盖网络与应用层组播第18-26页
   ·P2P覆盖网络概述第18-21页
     ·P2P简介第18页
     ·P2P的分类第18-21页
   ·基于P2P覆盖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第21-23页
     ·在Chord上实现应用层组播的方案第21-22页
     ·基于CAN的应用层组播第22-23页
     ·Scribe组播方案第23页
     ·Bayeux组播方案第23页
   ·其它基于P2P覆盖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第23-25页
   ·基于P2P系统的组播分类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改进的NEMO协议第26-31页
   ·簇首的选择第26页
   ·数据转发第26-27页
   ·算法描述第27-29页
   ·性能分析第29-30页
     ·平均传输延迟第29页
     ·节点累积失效时的恢复代价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DPM:基于磁盘原理的P2P组播协议第31-39页
   ·磁盘传输数据的原理第31页
   ·DPM层次结构的创建第31-32页
   ·节点加入、离开与节点维护第32-33页
   ·组播信息的过程第33-36页
   ·DPM与CHORD组播的对比第36-38页
     ·相同网络规模下的情况第36-37页
     ·DPM的其它优点及不足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CONE-M:基于圆锥型的应用层组播模型第39-48页
   ·圆锥组播模型(CONE-M)的创建第39页
   ·CONE-M模型的相关内容第39-40页
   ·节点的加入第40-41页
   ·节点的离开第41-42页
   ·CONE-M模型的组播过程第42-45页
   ·CONE-M模型的性能分析第45-47页
     ·定义性能参数第45页
     ·仿真分析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论文的总结第48-49页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链路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危险犯未完成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