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缘由 | 第7-8页 |
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2. 论文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本论文的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1页 |
1. 创新点 | 第11页 |
2. 难点 | 第11页 |
五、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凉山彝区概况 | 第12-14页 |
第一节 凉山彝区的历史范围与政区沿革 | 第12-13页 |
·历史上凉山彝区的范围 | 第12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政区沿革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凉山彝族的族源历史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历史文献上的凉山彝族人口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清以前凉山地区彝族先民人口数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清各县分志中所记载的凉山彝族人口 | 第15-18页 |
·清徐连纂修的道光《西昌县志》 | 第15页 |
·清佚名乾隆《西昌县志》 | 第15-16页 |
·清秦云龙修、万科进纂光绪《雷波厅志》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民国年间《川康边政资料》中所所记载的凉山彝族人口 | 第18-23页 |
第三章 解放后的凉山彝族地区人口 | 第23-166页 |
第一节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情况 | 第23-156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人口情况 | 第23-30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人口情况 | 第30-40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人口情况 | 第40-47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人口情况 | 第47-55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人口情况 | 第55-63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人口情况 | 第63-71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口情况 | 第71-77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人口情况 | 第77-85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人口情况 | 第85-91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口情况 | 第91-99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人口情况 | 第99-107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人口情况 | 第107-114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人口情况 | 第114-120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人口情况 | 第120-133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人口情况 | 第133-142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人口情况 | 第142-149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人口情况 | 第149-156页 |
第二节 解放后凉山彝族地区各县市人口情况指标分析 | 第156-166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彝族人口集中聚居情况 | 第156-160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 第160-161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对比 | 第161-162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对比 | 第162-163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人口行业、职业构成情况对比 | 第163-164页 |
·解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人口文化教育情况对比 | 第164-166页 |
第四章 凉山彝族地区各项人口指标与全国、四川省各项人口指标的 比较分析 | 第166-176页 |
第一节 凉山彝族人口总量及变化情况 | 第166-172页 |
·凉山彝族人口总量的变化 | 第166-168页 |
·凉山彝族人口的自然变动 | 第168-170页 |
·凉山州人口的性别比变化对比 | 第170页 |
·凉山州农业、非农业人口情况 | 第170-172页 |
第二节 解放后民族政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对凉山彝族地区人 口的影响 | 第172-176页 |
结论 | 第176-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3页 |
后记及致谢 | 第183-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