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冠心方对冠心病(痰瘀型)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国外血小板功能研究 | 第10-11页 |
一、血小板结构及与粘附、聚集功能 | 第10页 |
二、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 | 第10页 |
三、血小板与胶原的相互作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功能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价值 | 第11页 |
第三节 中医对冠心病及其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 第11-18页 |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 第11-12页 |
二、冠心病的病因病机 | 第12页 |
三、冠心病胸痹的辩证分型 | 第12-13页 |
四、冠心病的中医药辩证治疗 | 第13页 |
五、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效果量化评价 | 第13页 |
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13-15页 |
七、现代中医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 | 第15-16页 |
八、铁涛教授诊治冠心病临证经验及邓老冠心方 | 第16-17页 |
九、总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第18页 |
二、对象分组 | 第18页 |
三、研究对象的样本容量计算 | 第18页 |
四、实际组别例数 | 第18页 |
第二节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第19页 |
一、中医痰瘀证候疗效 | 第19页 |
二、血小板聚集率 | 第1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五节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第六节 研究结果 | 第20-23页 |
一、入选病人基线资料 | 第20-21页 |
二、气虚痰瘀中医证候疗效 | 第21-22页 |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 第22-23页 |
第七节 讨论 | 第23-26页 |
一、冠心病胸痹痰瘀型分析及邓老冠心方组方依据 | 第23页 |
二、试验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附录 | 第29-33页 |
致谢 | 第33页 |